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 >>正文
探索医共体4个“3”工程 打造中医共享新时代
2024-04-22   卫健委

近年来,新疆新源县以“做强县级、盘活乡级、稳固村级”为目标,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工作原则,聚焦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积极探索适合地方实际的“1+71+4一体两翼”医共体建设模式,扎实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协同发展。县中医医院以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为抓手,依托“一盘棋、一张网、一家人”体系建设,探索4个“3”工程,着力在优化资源、共建共享、提质增效上下功夫,全面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

一、聚焦“三个关键”,构建服务新体系

一是聚焦“机制运行”,推动管理升级。4家乡镇卫生院组建了“1+4”机翼模式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科学设置组织架构,成立了以“管理统一、服务同质、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的紧密型医共体管理中心,让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互联互通,工作机制运行顺畅,着力推动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把更多的注意力、精力、财力、物力投向基层,把更好的人才、技术、管理、机制引向基层,加快推进基层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提升县域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群众看病就医获得感,推进医共体高效运行、高质量发展。医院2024年年初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2.67%;门诊同比上升12.14%;手术总台次316台,其中三四级手术49.05%,比去年同期增长6个百分点。

二是聚焦“中医药文化”,弘扬国粹精髓。2023年成功申报了自治区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中医药文化传承被收录新源县人民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全县11家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建设全覆盖,建成17个村级中医阁,县域东片区建设中医民族医康复中心西片区建设中医理疗中心,在中片区投入660万元建设旗舰中医馆1440平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中心,全县推广“西学中”,举办“卫健系统中医适宜技术比赛”,承办“2023康复服务行--伊犁基层医疗机构高峰论坛培训班”,承办地州级二类学分班3场次,开展中医基层培训、“西学中”培训6场次,邀请疆外专家学术讲座 4 次,疆内专家学术讲座10次。与景区携手共建中草药科技示范园,将中医药文化与旅游相结合共建康养,形成“中医药+康养旅游”新格局。培养23中医药文化宣讲推广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景区、进村社活动,将八段锦、五禽戏作为重点推广,形成处处渗透着中医药的文化氛围。

三是聚焦“资源优化”,推动共建共享。坚持“党建促业务、中医有特色、服务有品牌”的发展思路,拓展服务功能,以专科建设、专家指导、名医带教、巡回查房、专业培训、下派帮扶等方式,对分院从管理、技术、资金等多个层面进行全方面学科帮扶,有效促进医共体建设与党建工作融合发展。以专科协作为抓手,在那拉提镇中心卫生院成立全国最美医生江阿古丽·艾山名医工作室,成立3个区级和1个州级名医工作室,11个乡镇卫生院建有医共体总院下设的县级专家门诊,在东片区2个乡镇卫生院设立“名医堂”,在西片区4个乡镇卫生院设立基层名医工作室,医共体总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医务人员每周定期到工作室开展日常诊疗、教学查房、查阅病历、值诊义诊等服务。截至目前,下沉医疗专家累计坐诊117次,诊疗患者4831人次,疑难病例讨论8次,开展教学与查房32次,与各分院开展远程会诊36次,二级手术1例,对医共体分院技术骨干进行“传、帮、带”,加强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让优质医疗资源更多辐射到基层,推动基层卫生服务能力提质增效。

二、实施“三项举措”,促进能力新提升

一是在“服务体系”上求完善。聚焦深度合作,实现“借梯上楼”,与扬州市中医院、山东枣庄市立医院、自治区中医医院、伊犁州中医院组建医联体,建立专科联盟,通过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等多种形式,有效提升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加大重点学科人才培养和上级优质医疗资源引进力度,为大病不出县提供技术支撑。目前,已打造2个国家级重点专病科室(针灸科、骨伤科)、自治州重点专科1个(皮肤科)、自治州重点建设专科1个(老年病科)。上级医院对口支援帮扶11批次,派驻专家25名,开展临床教学33场次、疑难病例讨论20场次、重大手术192台,为医共体发展注入动能。

二是在“体制机制”上求创新。着力打破管理机制壁垒,成立财务、护理、院感、人事等七大管理中心,逐步实现药品、耗材等统一采购、统一配送,形成了人才、经营、业务、信息、绩效、资源“六位一体”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加强人才流动,总院累计下沉下派418人,分院提拔任用14人。总院财管中心及分院严格按照政府会计制度进行账务管理,加强预算管理,努力增收节支,提高分院财务服务能力,为医共体发展增添活力。

三是在“信息建设”上求突破。以县中医医院为总枢纽,实行“基层检查、远程影像、实时诊断、专家把关”远程三级诊疗模式,实现基层中医药服务互联网全覆盖,各科专家可接收基层医师发起的实时远程视频会诊,交流病情,给出合适的诊治方案,实现互联互通,2023年远程会诊36例。推出了预约诊疗、检查互认、电子支付等便民惠民措施,实现群众持电子健康卡全区域就诊,切实解决了挂号、缴费、检查排队时间长、诊疗时间短的“三长一短”问题,落实“互联网+医疗”政策,让数据多跑路,患者少跑腿,医保移动支付上线,进一步提高患者就医感受,为医共体发展激发动力。

三、推进“三项服务”,创新协同新模式

一是推行“医养结合”服务。 积极探索建立“有病治病、无病疗养”的“以医嵌养”新型养老模式,投入529万元建成2个医养结合服务中心,新增床位70张,配套建有生活区、娱乐区、康复区、膳食区、救治区,更好地满足全县老年群体在医疗、养老、健康等方面需求集医疗、康复、养老为一体,在医共体内形成疾病预防控制、老年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服务网络。

二是创新“治未病管理”服务。总院成立慢病管理、治未病、全民健康体检“三大中心”,扩展医疗服务内容,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布局,对健康人群和亚健康人群实施健康指导,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慢病一体化门诊,根据居民健康体检情况,开展中医体质辨识、健康评估与咨询指导、健康干预、健康宣教,慢病健康管理服务,构建起了基层医疗机构治疗、康复、护理等为一体的服务链,将康复治疗的患者下转至家门口的卫生院,实现全流程的“闭环”管理。老年人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分别达到75%85%以上。

三是提升“中医药特色”服务。县中医医院在传承、打造中医特色品牌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带头示范作用。938.93平方米新源中医博物馆正在建设中建立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实训基地、实践基地),推广中医适宜技术1045项,师承师带徒18人。内院种植1200平方米中草药园,打造县直、乡镇中医药文化长廊,将中医医药传统文化、中医特色疗法、300余幅,新疆地道药材标本等展现。在卫生院、卫生室、景区、镇村学校等地全面推广中药种植。注重发展中医专科专病,以哈萨克族医学、维吾尔族医学、宫氏脑针、蒙医学等为代表,将祖国中医学与地方民族医有机结合,在妇科疾病、亚健康人群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运用蜡疗、穴位注射、放血疗法等14种中医适宜技术开展多种常见病的诊治,在理论和临床上不断取得突破。

四、深化“三项改革”,完善运行新机制

一是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实现管理融合。落实“两个”允许,向基层一线倾斜,四家医共体分院根据各自不同情况,分别制定了各单位绩效工资考核办法,从基本医疗、公共卫生、财务管理、综合管理、重点工作、医保管理、基层医科卫生事业附加项目等7个方面合理拉开分配差距,同时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全民健康体检作为创收的范畴,发放了绩效工资,人员平均绩效工资较上一年度涨幅都超过10%,体现优绩优酬,多劳多得。

二是推广“DRG医保支付”,实现医保融合。目前,除中医院医共体受政策限制未开展外,其余公立医疗机构均实现了DRG付费100%覆盖。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总额预算编制原则,结合上一年度医共体总额执行、年度清算情况,推进DRG支付方式改革。医院由原来的粗放扩张式发展逐步转变为精细化成本管控式发展,从被动“买单”的方式,转变为医保基金“精准付费”。

三是深化“科室包院模式”,实现院科融合。总院根据分院的特色需求和发展目标,制定一院一策,实施以科包院,采取131+X”的模式对分院实施包联机制,即每家分院1名院领导,3个临床科室,1个职能科室,X根据需求短期下派。在喀拉布拉镇中心卫生院实施外科手术共建病房;新源镇中心卫生院将慢病管理能力和医养结合建设有机结合;塔勒德镇卫生院将中医特色治疗延伸到妇科领域,开展门诊手术;肖尔布拉克镇卫生院发挥旗舰中医馆优势,在中医治未病上突出特色。各科室包联分院,常态化开展门诊坐诊、业务查房、病历质控等服务143次,服务群众2660人次,就诊110382人次;住院人数3369人,较上年度提升364%,凝聚学科力量,推广新技术、新项目,形成分院的特色优势。


新源县中医医院召开2022年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


自治区第五人民医院与我院举行医联体协议签署仪式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