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部门动态 >>正文
新源县创新“四个共同体”管理模式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
2023-11-28   来源:卫健委

2023年,新源县人民医院抢抓机遇,敢于担当,始终坚持以“责任、管理、服务、发展”四个共同体,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医防康护养融合、多元发展的紧密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县域综合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筑根基,强化“责任共同体”
县人民医院与乡镇医院医共体采用“1+7”模式,发挥对基层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推动实现医共体分院医疗质量的同质化。一是推进统筹管理。县委县政府加强领导,卫健委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同参与、医共体执行运作顺畅。从医疗、护理、人事、财务、药剂等方面协同管理,明确职责定位,凸显县乡村分级诊疗服务内涵,“四个共同体”格局不断深化。二是健全管理机制。围绕“政策突破、资源下沉、能力提升”的主线,成立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县域医疗资源共享医学影像、医疗质控等20个中心。在落实“两个允许”政策方面积极探索,按照《新源县医共体分院核增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方案》,完善医共体内部考核办法,实行医共体财务集中管理制度,推动医共体绩效管理考核,落实绩效奖励机制,充分调动了基层卫生院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三是优化资源配置。始终将“紧密”贯穿于人、财、物管理中,选优派强卫生院管理干部、技术人员,建立带教坐诊工作机制,让“资源真正沉到底”。先后派出长期管理干部70人,短期专家300余人,实现了“医务人员动了起来,医疗水平高了起来,基层就诊多了起来,群众满意提了起来”的建设目标。
二、探新路,实现“管理共同体”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引领,让医疗服务上下贯通,医疗融合高效协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大幅度提升。一是“1+3+N”模式步入好局。实行“总院带动中心,中心辐射一般,突出中心,梯次发展”的“1+3+N”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模式,即1:建强医共体总院。3:实行“大手拉小手”一起发展格局,总院带动中心卫生院、中心卫生院帮带一般卫生院、一般卫生院提升村卫生室。N:1名院领导及3个专科科室双包联帮带1个卫生院,技术带教多个卫生室共同发展。二是“一院一策”明方向。建成那拉提镇中心卫生院“急诊急救中心”、阿勒玛勒镇卫生院“慢病管理中心”、阿热勒托别镇中心卫生院“中医民族医康复中心”;正在打造建设吐尔根乡卫生院“规范化健康教育中心”和则克台镇卫生院“妇女保健中心”有序推进,同时着力全力打造那拉提镇中心卫生院为县域次中心,让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诊疗服务。三是“上下联动”协同管理。发挥医共体总院医疗质量、护理、院感、检验质控专家组作用,依托“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县带乡、乡扶村”每月对乡镇卫生院进行专项指导,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健全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联防联控机制。通过同质化考核,统一了县域内医疗制度、标准、质控体系等制度,切实让老百姓就医获得感明显提升。
三、促融合,推进“服务共同体”
利用总院优质资源集中的优势,积极推动“四个结合”帮扶模式,通过技术帮扶、人才培养等措施,发挥对各分院的技术辐射和带动作用,实现医疗业务的深度融合提升。一是定期巡回医疗与长期派驻相结合,实现优质资源相互协作。充分利用每周四县级专家工作室专家下沉,开展院内查房、坐诊、培训,入户巡诊等模式,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县级专家医疗服务。二是现场坐诊与线上问诊相结合,改善就医新模式。总院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微信平台等对急危重症患者采取线上问诊,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三是理论讲座与查房教学相结合,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带动各分院医务人员提高基层常见病、多发病的处置能力,帮助开展新项目、新技术,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四是医疗技术提升与护理管理能力相结合,提升医护人员综合能力。2023年1-10月份下派医疗专家161人次,门诊坐诊接诊患者1559人,上转慢病患者8人,下转慢病患者123人,分院开展培训69课时,496人次,卫生院带教16人,开展义诊 10 次284人次,健康知识进社区进村队7次142人次;下派护理专家124人次,开展医疗、护理理论培训15场次918人次,实操培训15场次792人次,进一步提升基层综合服务能力。
三、聚优势,构建“发展共同体”
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蹄步渐进,总院从管理上不断创新。一是注重党建引领,抓专科提升。总院将7家分院纳入“党建+”管理体系,深化“一家人、一盘棋、一条心”建设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总院开放床位520张,临床科室24个,医技科室7个,重症医学科、急诊科、普外科、心血管内科、骨科为自治州临床重点专科,神经内科、妇产科为自治州临床重点专科建设科室。率先在全州县级医院开展腹腔镜下胃结肠切除术、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心脑血管造影、心脏支架植入术、心脏起搏器安装术、肾穿刺活检术、髋膝关节置换术、肿瘤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经皮肾镜钬激光碎石术、白内障超声乳化等技术。目前总院已建成国家级的卒中中心、房颤中心、心衰中心(基层版)、州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成为新疆创伤中心联盟单位,6项科研课题成功获得“2023年度省部共建中亚高发病成因与防治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基金项目资助”,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二是注重强基固本,抓能力提升。医共体总院“上接天线”,与疆内外医院建立对口帮扶、远程医疗、专科共建,引导病患向县域回流;医共体总院横向组团,与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县妇幼保健院的公共卫生项目工作纳入总院统筹管理中,县卫生监督执法局全程提供法治保障,打造防控治管一体化管理新模式。医共体总院“下接地气”,开展基层医疗机构技术、人员、设备帮扶,推动常见病、多发病向基层回流。开展医共体“沉下去,走上来”,通过观摩、竞赛、技能比武等方式,全面提升基层卫生院综合实力。三是推进智慧医疗,抓资源共享。积极推动医共体区域信息化平台建设,建成全县人口信息库、电子病例库、健康档案库和慢病数据中心的区域管理平台,实现了县域的数据统一管理,凸显医疗机构为各族人民群众全生命周期服务的连续性,形成了“乡镇检查+县级诊断”和“乡镇治疗+县级指导”的诊疗模式。2023年1-10月,开展远程会诊15例,远程心电59例,远程影像5367例, 接收各分院消毒器械3184件。


医共体医技科室心肺复苏培训


2023年6月2日静脉疾病防控诊疗巡讲-新源站学习班


新源县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党的二十大中心”授牌仪式


县人民医院举办自治州‖类学分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危重症护理新进展学习班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