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积极探索基层实践路径,让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描绘出一幅团结奋进、安居乐业的发展新画卷。
党建领航聚合力,构筑团结“主心骨”
阿热勒托别镇通过构建“镇党委+村(社区)党支部+片区党小组”三级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将党的理论和政策传递至基层“神经末梢”。让“石榴籽”服务站熠熠生辉,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他们穿梭于田间、农家小院,通过家常话语传递政策暖阳,倾力破解就医、就学、就业困局。犹如春风化雨,润泽民心,让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思想感召力、群众行动力与社会凝聚力节节攀升,恰似磐石。

精细治理提质效,绘就和谐“新画卷”
该镇党委、政府秉持“精管善治、协同聚力、优服惠民”理念,织密治理网。借力“群众满意度测评”听民声、纾民困,以“枫桥经验”为基,依托文明实践阵地,组建乡贤与法律精英构成的调解团,巧用“伊犁人的奶茶会”化干戈为玉帛,矛盾化解率高达98%。喀拉苏村作为自治区级乡村振兴样板,正火热推进院落革新与街巷美化,百姓踊跃投身环境提升行动,共绘各族群众共生共荣,和美宜居的乡村盛景。

文化交融润心田,共建共享“精神家园”
文化为桥,连接心灵。该镇党委、政府积极整合资源,精心绘就文化发展蓝图。打造自治区级文化大院,升级文化广场,塑造胡杨泉文旅打卡地标,丰富多元的文体活动与群众性活动应接不暇,让各族群众沉浸于文化盛宴。“麦西来甫”的热烈鼓点、“黑走马”的灵动步伐与秧歌舞交相辉映,在同一旋律中,各族群众携手共舞,让心与心紧密相依,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愈发鲜明。

发展成果惠民生,夯实团结“硬根基”
阿热勒托别镇以民生为导向,将发展红利化作民族团结的黏合剂。1.5亿元项目资金精准滴灌,活畜市场激活商贸流通,高标准农田铺就丰收坦途,村办餐厅燃旺烟火经济。从田间到灶台,从就业窗口到服务大厅,产业振兴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便民服务中心如枢纽贯通政策血脉,就业平台似纽带系紧民心共识,共同劳动催生情感交融,共享成果培育命运共同体。

当增收的数字转化为笑脸,当就业的机会演变为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便有了最鲜活的实践注脚——发展为民所谋,成果为民所享,团结为民所系。(阿热勒托别镇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