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2024年新源县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强化经济工作调度,做好企业服务保障,主要指标恢复性增长,经济运行稳步复苏,市场预期总体向好。
一、经济运行基本现状
202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3945万元,同比增长4.5%(按不变价格计算),呈现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经济平稳、工业增速下降、营利性服务业快速增长的态势。
1.经济总量增长,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据州统计局反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3945万元,增长4.5%。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24年,第一产业增加值368098万元,增长6.1%,第二产业增加值448291万元,增长1.5%,第三产业增加值637555万元,增长5.3%,三次产业比为25.32:30.83:43.85,三次产业比由“二三一”调整为“三二一”。
农林牧渔业、工业和其他服务三大行业贡献率99.15%。按大行业分类,农林牧渔业、工业和其他服务业贡献率分别为42.34%、19.35%和37.46%,分别拉动GDP增长1.91、0.87和1.69个百分点。
2.农业生产总体平稳
2024年,新源县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614787万元,较上年增长6.43%(按可比价格计算,以下同),与上年相比回落1.1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产值208184万元,下降6.17%,占农林牧光渔业总产值的33.86%;林业产值6828万元,下降6.1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1.11%;牧业产值380573万元,增长5.47%,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1.90%;渔业产值2760万元,增长8.24%,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0.45%;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6441万元,增长22.63%,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67%。
3.工业生产增速下降
2024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806878万元,同比下降38%,实现工业增加值164324万元,同比下降12.2%。
制造业成为主导。从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9067万元,同比增长47.9%;制造业增加值145315万元,同比下降14.2%;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9942万元,同比下降2.7%,三大门类中,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到88.43%。
三大行业占比回落。2024年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业实现工业增加值71807万元,同比下降21.2%,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3.7%,占比下降1.3个百分点;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1470万元,同比下降11.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5.24%,占比下降10.66个百分点;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增加值11915万元,同比下降9.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25%,占比增加2.53个百分点;以上三大行业增加值占县属规上工业的76.19%,占比下降9.44个百分点。
4.建筑业产值增速回落。
2024年,新增2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同比增长33.33%,目前共8家;新源县建筑业实现产值124746万元,同比下降25.04%(基数为五经普数据)。合同签订额小幅下降:资质内建筑企业全年签订合同额199715万元,下降6.09%,其中:上年结转合同额41489万元,本年新签合同额158225万元(平台数据)。
5.服务业贡献率过半。
2024年,服务业(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37555万元,同比增长5.3%,对GDP的贡献率50.10%,拉动GDP增长2.26个百分点。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50698万元,同比增长10.3%,对GDP的贡献率7.14%,拉动GDP增长0.32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22008万元,同比增长1.1%,对GDP的贡献率0.31%,拉动GDP增长0.01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21889万元,同比增长3.0%,对GDP的贡献率0.93%,拉动GDP增长0.04个百分点;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1111万元,同比增长0.1%,对GDP的贡献率0.07%,拉动GDP增长0.003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72122万元,同比增长2.4%,对GDP的贡献率2.64%,拉动GDP增长0.12个百分点;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实现增加值7595万元,同比增长15.5%,对GDP的贡献率1.57%,拉动GDP增长0.07个百分点。
其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421993万元,同比增长5.9%,对GDP的贡献率37.46%,拉动GDP增长1.69个百分点,其中:营利性服务业贡献率12.49%,非营利性服务业贡献达24.97%。
营利性服务业较快增长。2024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2813万元,同比下降2.11%,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4353万元,同比增长27.23%;分行业来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行业营业收入18460万元,同比下降24.94%;租赁和商务服务行业营业收入21808万元,同比增长35.80%;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1432万元,同比下降34.3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1113万元,同比增长23.51%。
消费市场稳定增长。2024年,完成全口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1991万元,同比增长6.7%,全州排名第7位。按行业来看,批发业销售额266444万元,增长15%,零售业销售额204323万元,增长5.5%,住宿业营业额18282万元,下降7.8%,餐饮业营业额56223万元,增长10.1%;其中:全年完成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6578万元,同比下降0.5%。
6.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小幅下降
2024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5.87%,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90.13%。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56.87%,拉动投资增长2.4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投资下降58.24%,下拉投资增长31.6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增长56.05%,拉动投资增长23.25个百分点。
建筑安装工程占比近九成。从投资构成看,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下降66.25%;其他费用投资增长43.29%;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长7.8%。
房地产业较快增长。项目投资下降16.69%,达到580581万元,占比达79.57%;房地产开发投资达到149106万元,占比达到20.43%,增长90.31%,实现快速增长。商品房销售面积13.7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3.88%,比上年回落204.67个百分点;商品房销售额64880万元,同比下降27.11%,比上年同期217.99个百分点。
7.旅游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总量站上新台阶
旅游收入快速增长。新源县以那拉提国际旅游度假区为核心,围绕冰雪旅游、花海观光、空中乐园等主题,举办了多项文旅活动。2024年,新源县接待国内游客2012.81万人次,同比增长17.66%;实现旅游收入140.98亿元,同比增长34.25%。
外贸进出口总量站上新台阶。据商务工信统计,2024年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3亿元,同比增长36.6%。
8.招商引资。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7.01亿元,同比增长22.59%。
9.财政稳定增长,公共预算收入创新高
2024年,新源县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327,比上年增长14.9%;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56465,增长26.8%。用于民生支出的资金394413万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6.41%,较上年提高1.97个百分点。其中,教育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20.1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8.71%,城乡社区支出占4.28%,卫生健康支出占5.24%,农林水支出占37.79%。
10.两项收入
2024年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8275元,排名54位,同比增长5.8%,高于州直0.1个百分点;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19138元,占比50%,增长2.1%,经营净收入11100元,占比29%,增长8.1%,财产性收入1531元,占比4%,同增长6.5%,转移净收入6505元,占比17%,增长13.4%。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21828元,排名40位,增长9%,低于州直0.2个百分点;按收入来源分,工资性收入8513元,占比39%,增长9.3%,经营净收入8959元,占比41%,增长8.8%,财产净收入1063元,占比5%,增长0%,转移净收入3293元,占比15%,增长12.1%。
二、存在的问题
1.融合程度低。受玉米、牲畜价格大幅下降,本地无深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等环节衔接不紧密,农业的附加值难以通过产业融合得到有效提升。
2.结构不合理。工业产业结构单一,过度依赖单晶硅、钢铁等产业,新兴产业和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滞后,抗风险能力弱。
3.行业发展不均衡。细分行业之间发展差异大,如批发和零售、住宿和餐饮、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和房地产业等8个行业合计占比为14.83%,对GDP的贡献率仅为12.64%,拉动GDP增长0.57个百分点;其他服务占比达29.02%,拉动GDP增长1.69个百分点。
4.新增动能不足。受市场竞争激烈、需求萎缩、资金紧张、融资困难等因素影响,新增入库企业数量不足,营利性服务业发展相对较慢。与州直县市相比,从绝对值和增速上看,我县均位于第5位,与发展较快的县市相比,均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加强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支持企业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强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协作与衔接,完善产业配套体系,形成完整的产业。
2.推动产业多元化:结合当地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如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白酒等,形成多元化的产业发展格局,降低产业风险。
3.促进均衡发展:针对传统行业,制定差异化的扶持政策,对于发展滞后的行业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项目支持等,推动行业整体协调发展,狠抓传统服务业的升规纳统工作,做到应统尽统。
4.积极培育,深挖企业潜力:依托那拉提景区、国有企业相关板块,对临规企业的排查和培育,帮扶企业提质增效,达规入统。重点关注租赁、文化、体育、娱乐和旅游业的临规企业,如电影院、旅行社、演艺公司等可能在年内实现收入大幅增长的企业,为县域经济做出相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