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新源县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文件(13)
政府工作报告
(2015年1月15日在新源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4年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州党委、政府和县委坚强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重大自然灾害等不利影响,着力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就。
预计,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3.02亿元,增长12.7 %。其中,一产增加值26.46亿元,增长5.8%;二产增加值34.7亿元,增长15.1%,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9.5亿元,增长6.7%;三产增加值21.86亿元,增长14%。全口径财政收入13.8亿元,增长5.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6.3亿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0亿元,增长42.9%。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1.98亿元,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2.49亿元,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8833元和11689元,增长11%和8.41%。
——经济建设逆势而上。农牧业现代化方面,种植业结构不断优化,粮食安全持续巩固,高效种植业取得新进展。“五千元田”面积突破5万亩,特色农业种植面积达到15万亩,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围绕福润德、新姿源等畜牧产业化企业,狠抓养殖小区、牲畜品种改良、草原建设、动物防疫等基础性工作,全县存栏牲畜103.34万头只,肉、奶、禽蛋产量分别达到4.58万吨、11.48万吨和0.81万吨。草原确权工作扎实推进,完成草原证清查5484户,化解矛盾纠纷668件。争取农机购置补贴资金2000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109台(套)。完成植树造林面积2.1万亩。新型工业化方面,完成投资15.52亿元,首钢伊犁钢铁技改扩建、新疆金满疆复合肥生产线、伊犁康寿食品粮食精深加工等7个重点工业项目进展顺利,首冶鼎立、早上蜂业、盛景家具等10个“短平快”项目基本建成投产。园区完成投资3000万元,新修道路8公里,新增入园企业6家,成功获批自治区级“两化融合”试验区。“日月星珠”企业成长工程扎实推进,培育“星级”企业3家、“珠级”企业6家,实现“企升规”3家、“个转企”14家。新型城镇化方面,实现消防、城镇燃气、公共服务设施等专项规划全覆盖。完成投资2亿元,城西新区5平方公里核心区道路、供排水、供热、供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老城区江尔森街、光明路1.25公里道路改造、267条巷道硬化改造工程全面完成,新增绿地12万平方米。阿勒玛勒撤乡建镇,喀拉布拉、肖尔布拉克等小城镇建设成效显著,撤县设市工作稳步推进。第三产业方面,有效整合县域旅游资源,完成投资2.5亿元,芳香那拉提旅游商业综合体、联诚生态大酒店等一批旅游精品项目相继建成或投入使用。成功举办那拉提草原文化旅游节、“雪之恋”冰雪旅游文化节等重大节会。全年接待游客1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91亿元。现代物流、餐饮宾服等服务业蓬勃发展,社会消费品市场持续活跃。
——基础设施全面加强。完成水利项目投资1.8亿元,新建和更新改造农村三级防渗渠道214公里,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2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1平方公里,坎苏沟、恰普河防洪工程全面完成。总投资4318万元的5个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有序推进。完成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资1亿元,铁新公路建成通车,新修一般农村公路153公里,完成危桥改造5座。国道218线改建和养护示范工程有序推进,农牧民出行条件显著改善。
——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科教兴县战略稳步推进,完成全民素质工程培训5.45万人次,新立科技项目25项,个人和企业申请专利66件。统筹推进各级各类教育,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率先在全州通过国家评估认定。国家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启动,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成效明显,医疗卫生服务和重大疫病防控体系进一步完善。食品药品安全、质量监督、消费品市场监管工作取得实效。强势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限期治理环保问题企业13家,争取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2个、自治区环境保护专项治理项目4个,申报自治区级生态村17个。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群众文体活动丰富多彩,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成功承办伊犁州直第五届“阿肯阿依特斯大会”。民兵、人防、档案、老龄、气象、双拥共建、民族团结、外事侨务、爱国卫生、政府采购、语言文字、工青妇、残疾人、红十字会等工作得到全面加强。
——民计民生持续改善。全年民生支出14.7亿元,占财政总支出的75%。完成各类职业技能培训8676人次,开发就业岗位4176个,实现城镇就业4110人。“五项”保险新增扩面4105人,累计发放城乡低保金3154万元。投资1208万元的老年日间照料中心、社会福利中心、县城殡仪馆等一批社会福利项目相继建成。扶贫开发成效显著,整合各类资金1540万元,实现760户2885人稳定脱贫。投入资金6.08亿元,完成安居富民6000户、保障性住房1051套。解决和改善了4.4万人安全饮水和762户无电户用电问题,完成天然气入户3000户。安装广播电视户户通设备19606套,放映农村电影4232场次。12个扬州援建项目有序推进,专业技术人才作用发挥明显。
——政府建设不断加强。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题,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全面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积极倡导勤俭节约之风,“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2%。自觉接受县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54件,政协提案75件,答复州长信箱30件、县长信箱72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项目91项、规范性文件59件。“六五”普法教育深入开展,社会法治意识和法治观念不断增强。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各类违法违纪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应急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应急处突能力明显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遇到的困难前所未有,付出的努力非比寻常,取得的成绩极为不易。这些来之不易的成绩,是州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凝聚着全县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汇集了驻县团场、武警部队及各单位融合发展、共保稳定的强大力量,饱含扬州人民和援疆干部人才无私援助的深情厚谊。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斗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离退休老同志,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援疆干部、部队官兵、公安民警,向友邻驻县单位广大干部、职工,向所有参与、关心和支持新源发展的投资者、建设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一是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压力依然较大,发展后劲不足问题仍然较为突出,产业结构层次仍然较低,经济总量较小,产业特色还不够鲜明;二是民生建设任务依然繁重,财政收支矛盾突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社会服务还不能完全满足群众的需求;三是干部作风建设需要进一步加强,个别部门、党员干部拖沓散漫、得过且过,不作为、慢作为甚至乱作为的问题不同程度存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高度重视,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5年工作安排
各位代表,2015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州党委工作会议和县委十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两个可持续”总战略,着眼打造“世界级旅游精品”、“伊犁河谷次中心城市”,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为重点,抢抓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重大机遇,积极顺应新常态、主动把握新常态、全力迎接新常态,聚焦统筹、聚力落实,努力建设幸福、美丽、生态、和谐、法治新源。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2%,达到96.71亿元;乡及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1.8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1亿元;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达到6.93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达到25.0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11.7%,达到21037元;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较上年增加1000元以上,突破12689元。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3.5%和14‰以内。
围绕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着力优化结构,进一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强力推进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旅游精品化、服务业规范化进程,全面提升县域经济发展质量与水平。
(一)加快发展农牧业现代化
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高度重视粮食生产,着力在提高单产、优化品质上下功夫,使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45万亩左右,小麦良种率达到80%以上。按照“县有示范园、乡有示范区、村有示范片”的发展要求,整合各类资源,加快发展中药材、蔬菜、林果、芳香植物等高效、特色种植业,推动种植业向规模化、特色化、产业化发展,年内巩固提升乡镇示范区11个,新增村级示范片5个,完成高效经济作物面积17万亩。采取“先引进、后试验,先示范、后推广”的办法,扶持东部乡镇发展白芍、树莓、留兰香等特色作物种植,力争用3-5年时间,打破东部乡镇产业结构调整难的僵局。鼓励中西部乡镇重点抓好以设施农业、特色林果业为主的高效作物种植,年内创建标准化生产示范温室50座,培育林果精品园2个,建设林果产业化基地500亩。采取政策引领、典型示范、园区带动等综合措施,加快推广“林粮、林草、林菜、林药、林禽”等多种间作栽培模式,发展林下复合型经营基地面积5000亩。坚持企业引动,建立激励机制,大力推广“企业+基地+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完成高产示范区面积15万亩,着力打造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生产“第一车间”。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监管,抓紧完善农资市场监督管理办法,严厉打击违法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资行为。不断健全农产品安全网络体系建设,保障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率,争取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1800万元,进一步推广先进适用农机化技术,提升综合机械化水平。不断强化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服务水平,切实增强农业抵御灾害的能力。
强势推进畜牧业发展。依托福润德、伊品酪蛋白、新姿源等畜牧业龙头企业,着力抓好畜禽良种化、生产规模化、饲养标准化、防疫规范化建设,加快“畜牧富民”进程。持续抓好牲畜品种改良工作,积极发展新疆褐牛、哈萨克羊、多胎羊、良种马等牲畜优良品种,年内完成黄牛冷配4.5万头,哈萨克羊提纯扶壮20万只、肉羊经济杂交10万只,自然小群改良马1万匹。通过政府引导、政策扶持、企业带动,加快普及农区四季舍饲的养殖模式,不断提高机械化应用水平,年内新建和改造提升标准化养殖小区20个,肉、奶、禽蛋产量分别增长8%、8%和5%。加快农区饲草料基地建设,提高饲草料利用率和转化率,着力解决农区饲草料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健全动物疫病防控管理体系,完善疫病检测化验室、动物隔离观察场所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防疫员等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管理,确保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率100%、免疫效价达70%以上。不断完善禁牧、轮牧、休牧及载畜量核定等草原管理办法,制定出台《新源县恢复非法开垦草原工作实施方案》,严厉打击超载放牧、滥挖乱垦等破坏草原行为,年内完成基本草原划定和草原使用证清查换发工作,力争用三年时间完成非法开垦草原恢复工作。强化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依法打击在饲料、动物饮水和畜产品中添加违禁物质等违法行为,努力把新源打造成为全疆知名、全国有名的绿色有机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
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化农村改革和服务体系建设,以农牧民增收为核心,坚持工作重心下移,进一步将力量、政策、资金向农牧区倾斜,想方设法促进农牧民多元增收,使全县“三农”工作迈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充分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完善村规民约、一事一议、“三资”管理、村务公开等制度,进一步健全基层民主管理,提高农村科学管理水平。高度重视农村土地确权工作,坚持市场导向,适度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在每个乡镇选择1-2个村进行试点,着力解决部分农牧民土地草场低价长期转包问题。加快建立劳务输出保障机制,深挖潜力、广拓渠道,完成农牧民培训1.2万人次,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转移就业7.2万人次、劳务创收4.6亿元以上。积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年内规范运营合作社10个,创建自治区级示范社5个、自治州级示范社7个。深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持续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加快美丽乡村、农村综改试点工作步伐,重点对13个村队开展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创建工作,力争再用2-3年时间,使全县80%以上的村队环境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大力开展“星级文明户”创建活动,积极倡导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化
坚持项目牵引,激发经济发展活力。全面开展《新源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28个重点专项规划编制工作。积极研究国家产业政策,超前谋划,主动跟进,确保争取国拨项目资金1.5亿元。不断拓展选商引资的广度和深度,重点围绕钢铁、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制药、新能源等产业,分批次、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活动,力促红牛集团高端矿泉水、牛牛乳业、博广热能石灰石等11个项目尽早开工建设,力争安徽亳州白芍特色种植、北京洁源新能光伏发电、深圳铁汉恰普河生态修复等14个招商项目年内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招商引资到位资金23.5亿元。
坚持多元发展,促进产业提档升级。围绕建设自治区级“新型工业化(钢铁)产业示范基地”,全力推进钢铁企业技改项目建设,重点抓好首钢投资4亿元的1260立方米高炉、850毫米中宽带、220平方米烧结、5万立方米转炉煤气柜项目建设,推进钢铁产业向集群化、综合化、社会化发展。加大矿产资源整合力度,按照“以大并小、以优并劣”的原则,启动实施北山铁矿3个区域16家企业整合工作,着力解决矿山企业“小散乱”及资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为钢铁产业发展提供原料保障。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依托福润德项目建成投产,积极引进动物骨血利用、肠衣加工等生物制药项目;加速推进新姿源生物制药公司美国FDA认证,打响新源生物制药生产基地品牌。积极争取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叶得力服饰、阿拉热曼食品等重点小微企业和民生工业发展,尽快形成“小商品、大市场、能就业、快致富”的发展格局。继续实施“日月星珠”企业成长工程,培育“星级”企业2家、“珠级”企业3家,实现“企升规”2家、“个转企”5家。
坚持优化环境,提升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完善园区规划布局,盘活闲置和低效土地,增加土地储备量,加快推进园区平台建设。年内完成投资4000万元,重点抓好23.7公里道路、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加快筹建110千伏变电站,满足入园企业新增需求,不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深化落实党政领导联系企业和重大项目制度,加强跟踪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市场开拓和产品销售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打造伊犁河谷一流的服务环境。
(三)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围绕“世界级旅游精品”目标,继续推动那拉提景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那拉提镇“国家级旅游名镇”、肖尔布拉克镇“自治区级旅游名镇”创建工作。加快推进芳香那拉提旅游商业综合体、大西部会议度假酒店、天山牧歌现代马舞剧演艺中心等项目建设,力争年内建成运营。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快县域内旅游资源整合,重点抓好那拉提景区索道、国际赛马场、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建设及白沟探险自驾游、直升机空中游览等项目前期准备工作,着力办好那拉提草原文化旅游节、“雪之恋”冰雪旅游文化节等重大节会,努力提高新源旅游发展水平和综合效益。积极推动扬州瘦西湖景区与那拉提景区开展深度交流合作,着力在旅游规划建设、产品开发、宣传营销、经营管理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深化行业培训,强化旅游监管,优化服务环境,全面提升新源精品旅游形象。力争年内接待游客156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3亿元。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服务实体经济为重点,规范发展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家政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金融、保险、租赁、信息、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积极培育科技研发、创意设计、商务会展等新兴服务业。围绕建设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督促金鼎、鑫疆两大物流园加快建设进度,尽快建成运营,带动传统物流从零散配送向规模化集中配送转变。积极与绿地集团、友好集团等知名企业对接,力争一批规模较大的商业项目落户新源。
二、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提升城镇建设水平
着眼于打造“生态、宜居、旅游、民俗、文化、智能”城市目标,坚持新区建设与旧城改造相结合、完善功能与提升品质相结合,规划先行,分步实施,量力而为,加快完善城乡规划修编,尽快形成全县一体、衔接配套的城乡规划体系。注重规划人才队伍建设,加大规划实施和管控力度,确保规划的连续性和严肃性。按照产业特色突出、环境整洁优美、设施配套完善的要求,年内投入1.2亿元,加快实施以“天鹅湖”及周边景观建设为重点的城西新区水系景观建设,完成40亩紫金广场、5.9公里排水管网、3条主要道路贯通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新增日处理污水能力1万方。积极推进新区商业房产开发,力争西城映象、宏嘉浅水湾、香悦曦城等商业项目年内建成投用。稳步推进老城区改造,不断完善供排水管网、道路标识、绿地隔离、老旧建筑外墙保温等设施,新建一座城市小游园,切实提升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层次。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严格执行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开展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农贸市场专项整治活动,依法坚决拆除违章建筑。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对接力度,确保撤县设市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大城市反哺农村力度,发挥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作用,鼓励乡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打造一批风情独具的特色乡镇和环境优美的精品示范新农村,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落实户籍制度改革政策,引导农牧民向城镇有序流动,提高居民对城镇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改善民计民生,进一步发展社会各项事业
坚持“民生优先、群众第一、基层重要”,持续开展民生建设年活动,大力实施教育、医疗、就业及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民生实事工程,让各族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
努力提高民生建设水平。以创建“自治区级创业型县”为目标,全面落实各项促进就业创业政策,着力抓好就业基地、创业孵化基地等载体建设,抓实抓好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失地农民及“80、90后”等群体的就业培训工作,年内完成技能培训3200人、新开发就业岗位4000个,实现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3900人。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全面落实城乡养老、医疗保险及农民工、非公经济组织从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参保制度,不断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扎实做好社会救助和城乡低保工作,进一步提高全县保障水平和统筹层次。积极探索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新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带动作用,突出抓好6个村扶贫开发富民提升“双百”工程和3个村整村推进工程,力保762户3371人稳定脱贫。坚持高起点、高水平、高效益的原则,新建和改造保障性住房1816套(户)、安居富民工程2600户。强化劳动监察执法,严格执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和企业用工“黑名单”制度,切实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进一步巩固和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和无电村通电工程,全面解决偏远牧区居民用电问题。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加快天然气利民工程建设,不断扩大燃气使用覆盖面。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实施一般农村公路建设项目50公里以上,协助完成国道218线改建及养护示范工程,配合做好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项目各类前期工作,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切实加强客运市场管理,不断优化调整运力结构,依法严厉打击非法营运、超载超限等违法行为,为广大群众提供安全舒适的乘车环境。加紧建设一批与农牧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水利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1.12亿元,重点解决和改善4.87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抓好100公里防渗渠、3万亩高效节水、14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等9个水利项目工程建设。配合做好总投资5.4亿元的库尔乌泽克水电站移民搬迁安置工作。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完善科技服务网络,加强常规科技应用,不断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年内申报科技项目13个。继续巩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和均衡发展成果,加快推进县第八中学高中部、第六中学分校建设进程,抓好2000平方米薄弱学校改造和8600平方米教师周转宿舍等项目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学生养成教育,全面提升学校办学水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深入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年内完成5个乡镇卫生院、63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确保全县基层医疗机构100%配备和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加快哈萨克医医院项目推进力度,力争年内开工建设。全面落实计生各项奖励优惠政策,不断提高人口计生优质服务质量,促进人口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充分发挥价格调节基金作用,有效平抑物价,保障市场供给。扎实推进“质量兴县”工作,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工程质量、产品质量、价格违法行为,重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领域问题,确保全县不发生重特大质量安全事故。
四、发挥主体作用,进一步推动融合发展
坚持整体联动、融合发展,强化与援疆省市和驻县团场、单位的协调配合,各展优势、协同发展,共同推动新源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充分发挥受援单位主体作用和扬州援疆工作组桥梁纽带作用,正确处理好“输血”与“造血”的关系,以就业、教育、人才、产业援疆为重点,全力抓好13个援疆项目建设,力争早日惠及新源各族群众。以加快构建全方位对口援疆工作体系为目标,坚持项目资金向基层倾斜、向民生倾斜、向贫困群体倾斜,扎实开展“十三五”援疆规划编制工作,确保援疆工作精准发力、科学有序推进。深入挖掘利用扬州的文化、科技、产业和信息优势,主动对接,加强合作,吸引一批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县转移发展。继续采取挂职培训、考察交流等形式,选派一批优秀党政干部、专业技术骨干和实用型人才赴扬州培训、交流。发挥援疆干部人才传帮带作用,大力实施师资、青年科技英才等培训工程,加快培养一批本土专业技术人才。真诚关心援疆干部人才,悉心做好服务保障,营造援疆干部人才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牢固树立全县“一盘棋”思想,探索建立兵地沟通、协调、合作长效机制,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全面推动兵地融合共同发展。大力支持驻县部队建设,切实做好新时期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军政军民团结大好局面。引导驻县单位增强主人翁意识,改进作风、优化服务,发挥优势、敢于担责,为新源改革发展稳定作出应有贡献。
五、坚持文化引领,进一步提升文化惠民水平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不断拓展活动载体、挖掘文化资源,奋力打造文化精品、提升文化品味,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促进新源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强化舆论导向,积极传递正能量。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持续深化“热爱伟大祖国、建设美好家园”主题教育活动,大力宣传自治区、自治州成立60周年以来发生的巨大变化,使“爱国爱疆、团结奉献、勤劳互助、开放进取”的新疆精神进一步深入人心,在全社会形成积极向上、健康向善的良好风尚。全面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加大对“三非”出版物和宣传品的打击查处力度,加强网吧、文化娱乐场所等重点领域整治,规范广播电视、互联网站、手机信息市场秩序。
丰富文化载体,满足群众需求。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全力抓好广播电视户户通、农村电影放映、全民健身、免费开放等四大工程建设,年内放映农村电影4000场次,着力办好“百日广场文化”、“草根艺人大比武”、国际雪联越野滑雪、全国速度赛马等一系列文体赛事活动。大力推进村居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建设,创建自治区级乡镇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站1个、村居公共文化服务示范室2个。以县歌舞团市场化改革为契机,进一步激发文艺团体的创作活力,推出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反映时代精神、具有较高艺术水准、深受群众喜爱的文艺精品,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发展文化产业,提升文化品质。积极做好非遗申报工作,争取申报州级名录5个、自治区级名录3个,完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个。大力弘扬哈萨克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充分利用那拉提旅游、项目资源,深入挖掘整理哈萨克民族历史、文学、音乐、舞蹈、饮食等文化底蕴,力争引进1-2家文化企业,全力打造自治区级哈萨克特色文化产业园区。以新源优秀历史人文为背景,编演一部彰显新源特色的优秀歌舞剧,使之成为新源对外宣传的一张名片。
六、围绕生态立县,进一步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生态立县”理念,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着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好家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新源的青山绿水永续利用、代代相传。
严格环境执法。坚决落实“两条铁律”,建立横到边、纵到底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严把项目环境审批关,从源头上杜绝污染。加强环保执法,充分发挥县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作用,加大联合执法力度,规范矿产开发、保护国土资源,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依法治理巩乃斯河流域污染源,逐步取缔河道非法采砂行为,最大限度地减少矿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狠抓节能降耗,强化节能减排,加强对重点排放企业的监测管理,依法关闭限期治理不达标污染企业,确保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
加强生态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积极争取国家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资金,继续开展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年内创建自治区级生态村15个、州级生态乡镇2个、生态村12个,持续改善乡村生态环境面貌。依法加强湿地、天然林、草原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完成伊犁河谷百万亩生态经济林造林9000亩、国省道绿化700亩,完成退耕还林补植补造1000亩、改造低质低效林1200亩。采取“人机防治”与自然更新相结合的办法,加快野果林恢复进程。严格实施基本草原保护政策,按照“谁利用谁保护”的原则,完成草原虫鼠害治理90万亩、防除毒害草10万亩,确保草原生态得到持续好转。
七、加强财税管理,进一步筑牢经济发展基础
紧紧扭住“税源经济是全县事业的生命线”这一关键,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财源问题、改善财源结构、抓好财源建设,确保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加大对接力度,积极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和转移支付资金,增加政府可用财力。最大限度地盘活国有资产、减少资产闲置,努力使资源效益最大化。坚持依法治税,积极实施综合治税系统工程,着力解决矿产资源、建筑和房地产开发工程、营改增、房屋租赁等税收流失问题,不断提高税收征管水平,保证各项税收及时足额入库。坚持公共财政理念,统筹安排各类基本建设资金,简化资金拨付程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牢固树立长期过紧日子的思想,加大审计执法力度,严格“三公经费”管理,确保较上年决算执行数下降5%。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完善政银、企银定期会商交流机制,不断巩固政银、企银关系。大力支持保险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保险业在风险补偿等方面的保障作用。出台《新源县政府债务管理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对政府性债务风险预警、归口管理及举债项目审批管理规定,有效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
八、加快职能转变,进一步打造人民满意政府
面对发展的重任、人民的重托,我们将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更新理念、改进作风,着力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努力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优良作风和实际行动推动发展、服务群众。
强化法治意识,推进依法行政。围绕建设法治政府,不断优化执法资源,规范执法行为,突出综合执法,确保严格公正文明执法。严格按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职,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主动听取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重视舆论监督、公众监督,加强重点领域的监管和审计监督,做到依法行政、依规办事、依职履责。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机制,扎实推进“法律七进”活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学法守法用法,自觉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维护权益、化解矛盾。按照“有利于促进总目标实现、有利于顺应群众期待、有利于激发要素活力”的要求,突出问题导向、强化统筹推进,不断深化经济、农村、社会等各领域的综合改革,确保取得实效。
强化宗旨意识,改进工作作风。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以整治政治不够坚强和“四风”问题为重点,持续抓好各类专项治理工作。进一步清理和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切实减少审批环节、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加强调查研究,改进文风会风,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切实增强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持续深入开展“访惠聚”活动,解决好“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的问题。严格实行以绩效为导向的目标管理机制,完善绩效考评办法,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实现重点工作项目化、项目目标
化、目标责任化、责任考评化。坚持“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切实加大督查督办力度,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压茬推进,确保县委、县政府重点目标、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的有效落实。
强化自律意识,促进廉洁从政。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全面加强机关事务管理,坚决执行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和县委关于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各项规定,着力抓好公务用车改革、办公用房清理等整改工作,努力降低行政成本。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强化源头治理,从严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加快行政服务中心建设,推行权力清单公布制度,扩大政务公开范围,提高公开质量,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加大纠风和专项治理力度,进一步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土地征用出让、政府采购、国有资产转让等公共资源权力,努力建设人民信任和满意的政府!
各位代表,面对发展新常态、人民新期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让我们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聚焦统筹、聚力落实,为建设幸福、美丽、生态、和谐、法治新源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