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源县政府网站!
当前位置: 首页>>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工作信息>>工作报告 >>正文

新源县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 索引号: xy001-02_H/2022-0215001
  • 公开目录: 工作报告
  • 发布日期: 2022-02-15
  • 发文机关: 政府办
  • 文号:

新源县十八届人大二次会议文件(12)

政府工作报告

2022年1月23日在新源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新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 丁 冬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新源县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21年工作回顾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全县上下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自治区党委十届二次全会以及自治州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和发展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坚定历史自信、践行时代使命、厚植为民情怀、勇于担当作为,在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稳中求进、攻坚克难,圆满完成了县十七届人大六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7.76亿元,增长1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43亿元,增长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4.68亿元,增速14.6%;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55亿元,增长8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0.22亿元,增长19.3%;外贸进出口总额1546.41万美元,增长43.4%;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3687元、17058元,增长7.8%、12%。先后荣获“国家有机食品生产基地建设示范县”“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市”“全国慢病管理医防融合试点县”“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成功创建自治区全域旅游示范区。那拉提镇荣获“平安中国建设先进集体”、第一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称号,肖尔布拉克酒文化小镇跻身国家4A级景区,县文旅局获评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康寿食品获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自治区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新姿源生物制药公司被评为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伊哈牧场等5家企业获评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企业称号,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凝心聚力、维护稳定,在长治久安中彰显忠诚勇毅。坚持党政军警兵民六位一体、县乡村三级联动,防控体系更加严密。“民族团结一家亲”和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广泛开展,宗教领域和睦和谐,“五个认同”观念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社会治理纵深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取得实效,各族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一年来,我们治根固本、防微杜渐,在安全生产中彰显人民至上。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42家企业纳入智慧化监管平台,安全生产综合应急体系持续优化。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扎实开展,建设地震预警基准站4个,“全灾种、大应急”专业化救援队伍全面加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入开展,排查生产经营单位11694家(次),整改隐患7940条,高效处置“8·16”漂白粉自燃事件,为社会稳定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勠力同心、奋力前行,在经济发展中彰显智慧力量。农业发展稳步增强。全县农作物总播面积达96.03万亩,粮食种植面积76.63万亩、总产量64.52万吨,特色高效作物种植面积25.84万亩,投入4800万元,建设高标准农田4万亩,粮食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畜牧业发展态势良好。牲畜存栏144.67万头(只),出栏132.12万头(只),肉、奶、蛋等主要畜产品年产量分别达6.15万吨、11.12万吨、0.68万吨。林果面积实现4.64万亩、产值1.03亿元;到位惠农资金8.8亿元,足额用于惠民补贴;投入以水库为主体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4.6亿元,为一产上水平夯实基础。工业经济再添新彩。多方筹措5.3亿元用于园区配套设施提升,帮助企业争取融资贷款1.3亿元,完成工业投资11亿元,同比增长160%。循环科技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扬州双创园等一批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相继开工并投入使用。伊犁酒业破土动工、晶科电力并网发电,金鼎工贸物流、伊哈牧场等5家企业升规入统,工业园区总产值在州直园区中率先突破百亿元。商旅服务提质增效。那拉提景区投入创历史新高,景镇融合发展初见成效,旅游基础设施、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全年接待游客1531.83万人次,实现收入106.63亿元,带动就业6.75万人。在苏浙鲁皖冀沪闵等地举办文化旅游推介活动40余场次,新建精品民宿15家,旅游活力持续绽放。新建5G通讯基站151个、旅游公厕4座;30座加油加气站、56座旅游公厕、56个停车场实行24小时便民服务,“三难一不畅”问题得到有效缓解。项目招引成果丰硕。紧抓政策机遇,全年向上争取资金10亿元,实施项目51个;新签约苏泰轻工、银创回收再利用等项目63个、协议总投资92.44亿元。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5个,年内到位资金72亿元、同比增长68%,其中,超亿元项目33个,有效夯实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基础。

一年来,我们精准发力、兴产增效,在乡村振兴中彰显担当作为。保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5638户脱贫户、1230户2706名低保脱贫户救助力度不减。投入5971万元,实施农村道路、电网延伸等项目18个,受益群众6万余人。控辍保学机制不断健全,脱贫人口就业持续稳定,为1780户脱贫户发放小额信贷资金4823万元,解决了脱贫群众产业发展资金难题。投入7367万元,实施活畜交易市场、采摘基地、养殖小区等产业项目32个,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坚实基础。

一年来,我们笃志匠心、精雕细琢,在城乡发展中彰显提档升级。投入3.18亿元,新改建供热管网22公里,电采暖34万平方米,扩容清水池5000立方米;改造老旧小区28个,完成棚户区改造3257户,国有物业公司全面服务老旧小区11个;打通城市“断头路”3条,扩增停车位4000余个,投放共享单车2200辆。环境卫生整治实现常态化,投入3.4亿元,完成则新路、578国道整治提升工程,建成“口袋公园”9个,新增绿化面积42.93万平方米,城市亮化率达90%以上,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一年来,我们倾情暖心、实事惠民,在增进福祉中彰显为民情怀。向群众践诺48项惠民工程、1.8万件实事好事,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成效显著。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持续加强,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新增就业4589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47万人。社会保障扩面提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应保尽保。“双减”政策落地实施,课后托管学生实现全覆盖,职业教育在校学生突破千人。医疗资源优化升级,医共体建设扎实推进,全民健康体检应检尽检。文化润疆工程有序实施,开展文化活动46场次,“两馆一湖”体育公园建成使用,援疆工作硕果累累,扬新两地情谊升华,投入援疆资金1.32亿元,实施重点援疆项目38个,各族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大幅提升。

一年来,我们防治并举、管育结合,在生态保护中彰显和谐共生。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完成造林面积6010亩,森林覆盖率达15.18%。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深入开展,县乡村三级“双河(湖)长制”推深做实,自然生态系统日趋完备;污水处理厂扩容1.5万立方米,乡镇规范化垃圾填埋场实现全覆盖,日处理垃圾297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85%以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达90%,全国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项目稳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步入良性循环,新源“天更蓝、草更绿、水更清”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

一年来,我们不忘初心、昂扬奋进,在自身建设中彰显政治本色。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严格坚持依法行政,“八五”普法深入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纵深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明显提升。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全年办理人大议案、建议69件、政协提案133件,“12345”政务热线1870件,办复率、满意率均为100%。基层减负走深走实,县本级文件、会议同比减少11.6%、6.3%。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毫不松懈,政府系统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兵地融合巩固深化,民兵、人防、气象、外事侨务、政府采购、工青妇、残联、红十字会等工作得到全面提升。

各位代表,2021年是彪炳史册的一年,奋斗历程充满艰辛、发展成就来之不易,倾注了全县各级干部的不懈努力、凝聚了各族群众的共同智慧。新源稳定发展改革取得的成绩,离不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航掌舵,离不开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科学指引,离不开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和县委的坚强领导,离不开县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建言献策,离不开江苏扬州的无私援助,离不开垂管部门、驻县单位、企业和兵团的支持配合。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各族干部群众,向给予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老干部、老同志,向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兵团职工,向援疆干部人才,向所有关心支持新源稳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解不深,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合力不足,产业转型升级难度较大,特别是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上还缺少行之有效的措施。二是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方面,存在统筹推进机制不全、系统性谋划不够、协调融合度不高等问题。三是营商环境还不够优化,距离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还有差距,一些干部服务意识、干事能力、工作作风还需改进。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毫不回避,迎难而上、担当作为,自觉扛起责任、切实加以解决。

二、2022年重点工作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隆重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当前的新源,发展红利在叠加、资源要素在集聚、创新活力在增强,我们将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提振干劲、狠抓落实,朝着将新源打造成为伊犁河谷副中心城市、伊犁州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支点和经济增长极目标勇毅前行、接续奋斗,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2022年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奋力谱写“草原明珠·醉美新源”新篇章。

2022年奋斗目标:坚持依法治疆、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弘扬法治精神,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坚持团结稳疆,不断增进各族群众福祉,最大限度团结和凝聚人心;坚持文化润疆,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心灵深处;坚持富民兴疆,始终以人民为中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带动各族群众共同富裕;坚持长期建疆,积极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生态良好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疆贡献新源力量。力争到2022年,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3%以上;一般公共预算内收入同比增长24%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长65%以上;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3%以上;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7%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0%以上;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9%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力促实现“5、10、双100”目标。

为完成上述目标任务,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十一个方面工作。

(一)坚定不移举旗帜、护根基,高站位开创平安新源新局面。树牢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保持社会大局持续稳定长期稳定。

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坚决不让来之不易的稳定形势发生逆转,健全完善立体化、信息化、智能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讲好新时代新源故事。奋力巩固民族团结硕果。深入推进179个州级新申报和到期申报示范区(单位)创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加强“五个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二)坚定不移抓统筹、保健康,科学精准应对疫情防控新形势。坚持依法科学精准防控,准确判断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坚决守护各族群众生命健康。

坚持系统观念。严格落实“四方责任”,坚持全疆一盘棋、健康码“一码通行”,强化法治意识,提高科学素养,增强定力信心,立足于防、着眼于早,提前预判困难问题,科学精准制定预案,依法从细从实执行。认真总结梳理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强化监测预警,继续做好疫苗接种工作,不断筑牢防控防线。注重科学精准,紧密结合形势变化,动态调整防控策略、应对举措、实施强度,健全防控和应急处置转换机制,推动核酸检测更精准高效、流调排查更精准细致,不断增强防疫精准性、针对性、实效性。突出务实高效,持续完善统一高效、上下畅通、执行有力的指挥体系,落实主体责任,直面矛盾问题,及时调整纠正,主动回应群众关切,不折不扣做好各族群众正常的生活物资、医疗服务保障,坚决防止简单化、一刀切、层层加码,确保人流物流安全有序畅通,为更好推进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三)坚定不移兴产业、促振兴,高要求实现农业农村新跨越。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围绕“稳粮、兴畜、强果、促特色”发展思路,扎实有序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稳定粮食生产。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落实“米袋子”责任,粮食面积保持在75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65.14万吨以上,建立小麦良种示范田1600亩。严格耕地保护责任,加强耕地用途管制,投入5500万元,新建高标准农田5万亩;加快种子基地建设,制种玉米面积达到5万亩以上。振兴畜牧产业。积极争取国家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试点县项目落地实施,年内牲畜存栏达到183.89万头(只),牛存栏48.48万头、羊存栏121.2万只、马存栏11.26万匹、猪存栏2.95万头,肉、奶、蛋分别达到6.49万吨、11.61万吨、0.71万吨,蜂群数量达到4.82万群,实现畜牧业总产值突破41.21亿元。年内建成良种牛养殖示范场5个、牛专业村35个;加快多胎羊引进和科学饲养管理,助推“伊丰德”“巩乃斯种羊场”等一批肉羊增产示范工程顺利实施;依托新姿源、牧骏等企业建立良种马繁育中心,培育生产性能优良的马核心示范群,着力将新源打造成为全疆畜牧大县。做强林果产业。新增林果面积0.2万亩,面积达到4.84万亩,实现果品产量2.5万吨、产值1.2亿元。加快建立集旅游、观光、休闲和采摘为一体的精品果园10个、标准示范园15个,依托电子商务新型营销模式,力争果品商品率达到80%以上。促进特色种植。加快构建以东部乡镇发展中药材为主,中部乡镇发展设施农业和陆地蔬菜为主,西部乡镇发展林果为主的特色高效作物种植格局,力争特色作物面积达25万亩。强化水利助农。围绕一产上水平,投入4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农田灌溉及中小河流治理等水利项目8个,为乡村振兴做好服务保障。持续压实各级河(湖)长责任,常态化开展河道“清四乱”专项整治,实现河湖功能永续利用。助推乡村振兴。坚持“四个不摘”保持“八个不变”,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年内投入9626万元,实施乡村振兴项目22个,高质量打造阿尔善村、托海村和喀拉苏村3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申报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强化“空壳社”专项整治,年内恢复基层社2个,建立社会化服务中心2个。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年内升级国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各1家,新增和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各15家,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全面推进乡土人才培育工程,持续开展高素质农民培训,确保有能力的“土专家”“田秀才”成为乡村振兴路上的主力军。

(四)坚定不移强载体、增活力,高质量培育强劲发展新动能。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打造实体经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具有新源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紧贴民生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做大白酒产业。积极发展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在行政审批、原料供给、企业用工、人才引进、配套服务、产品销售、物流运输等要素保障方面主动作为,助推伊犁酒业改扩建一期建成投产、二期开工建设,积极营造酒业高质量发展良好环境。围绕酒业上下游拉长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发展酿酒原料及辅料的种植业,向下游拓展酒业配套产业园建设,吸引包材印务业、仓储物流业等配套企业入驻,形成以酒类生产加工为枢纽、连接上下游产业配套的全产业链集群。2022年,力争实现白酒及其相关产业产值12.8亿元,工业增加值5.5亿元。

做强新能源产业。推进晶科能源八车间200台160型单晶炉安装完成并投产,形成12GW产能。主动靠前服务,协调推进晶科配套切方车间前期项目审批,加快推进分散式风电项目建成并网发电。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建设,建成标准化厂房4.45万平方米,力促伊犁州硅产业基地落户新源,为新能源产业链延伸提供保障。2022年,力争实现新能源产业产值45亿元,工业增加值9.1亿元。

做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调整优化小麦、甜菜、亚麻、高粱种植结构,鼓励农民种植产业关联的经济农作物,保障伊犁酒业、中粮屯河糖业、康寿食品、苏丰亚麻等企业上游原料供给。积极出台相关扶持政策,确保福润德、伊哈牧场、伊品酪、新姿源等企业生产原料充足。推进食品产业园1.7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0.55万平方米附属设施建设项目完成,引进优质企业入驻。2022年,力争实现农副产品产值8亿元,工业增加值1.5亿元。

做优矿产品及其延伸产业。加快推动年处理矿石100万吨、年产黄金3—5吨项目投资建设,打造黄金产业园区,延伸黄金产业上下游产业链条,实现优质矿产资源集约化加工生产。通过协调州内外矿业企业拉运、协助办理采矿证延续等方式,确保两钢铁精粉原料足额供应。加快推进循环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建成,招引钢铁下游科技含量高、投资规模大的企业入驻。协调推进首钢伊犁钢铁100万吨填平补齐项目建设,形成有效产能。2022年,力争实现矿产品及其延伸产业产值60亿元,工业增加值11.5亿元。

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坚持“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市场化”方向,助推骨干企业优先发展、产业链不断拓展,促进园区全面提标升级。加快园区人才公寓、增量配电网项目等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综合服务。优化园区用地布局,有序清理整治“僵尸企业”,实现土地资源效益最大化。加快推进园区提标建设,打造白酒配套产业园、循环科技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食品产业园四个“园中园”,建设标准化厂房8万平方米以上,新培育3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促进产业集聚发展。2022年,力争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总产值107亿元,工业增加值21亿元。

抓项目稳投资增动能。强化固定资产投资“一号工程”工作机制,充实完善“十四五”重大项目库,健全项目建设定期会商、联审联批、联动协作机制,用足用活中央预算内投资和地方政府债券资金,围绕年内固定资产投资目标,确保36个续建项目3月底全部开工,27个新建项目4月底前开工,99个储备项目6月底全部开工建设,加快形成“谋划储备一批、前期推进一批、开工建设一批、建成投产一批”的良性循环机制。进一步加大财税金融工作,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积极组织调度财政收入,切实加强税收征管,抓好财源培植,确保财政收入应收尽收、应入尽入。分产业做实项目策划,用好九大类产业、430个项目、总投资额2630亿元的招商引资项目储备库,提高招商精准度和有效性。2022年,引进超10亿元项目2—4个、亿元以上项目10—15个,力争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突破百亿元。

(五)坚定不移优质量、铸精品,高视野拓宽旅游融合新业态。深入实施“旅游兴县”战略,打造那拉提冰雪旅游度假区,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把新源打造成全疆第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旅游目的地。

优化旅游产业布局。以建设“那拉提·国际旅游谷”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为抓手,推动传统观光型景区向度假、休闲、康养等新业态景区转型升级。提升那拉提作为伊犁河谷旅游集散中心的综合服务功能。加快草原旅游景观带、巩乃斯河旅游景观带建设,健全“两核、两廊、三片区、多节点”旅游空间发展布局,推进文旅产业集约化、规模化、景镇一体化融合发展,巩固提升“那拉提引领、两道串联、多点支撑”的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

丰富旅游产品供给。深入实施“旅游+工程”“+旅游工程”,将那拉提湿地公园、酒文化博物馆、野果林、杏花谷打造成打卡型、引爆型、标杆型旅游景区。年内争创3A级景区1个、自治区乡村旅游重点村1个,新建高品质民宿11家、旅游公厕10座、停车场2处,高标准承办一批有影响力的“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嬉雪”文旅节庆和知名赛事活动,让全域旅游成为新源旅游产业新常态,力争年内接待游客人次和收入均同比增长30%以上。

培育电商物流体系。以现代综合物流园区建设为重点,构建布局合理、覆盖广泛、便捷高效、功能完备的现代物流体系。加快实施电商创新和人才培养行动,培养一批电商微商实操人才,深化线上线下融合,积极搭建企业、合作社和电商交流合作平台,加大直播电商销售力度,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力争年内实现销售额8000万元。完善县乡村三级快递服务体系,形成覆盖全域的电商物流网络,实现“快递进村、农产品出村”双循环,2022年,基本实现建制村快递服务通达全覆盖。

(六)坚定不移补短板、提品质,高颜值绘就城乡建设新画卷。以撤县设市为抓手,坚持“城市塑形,文化铸魂”,走内涵集约式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新路,让环山拥水、绿道林荫、鸟语花香诗意生活成为新源人忘不掉的乡愁。

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打造花园城市新源。坚持规划引领,找准城市定位,加快编制实施城区和11个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成中心城区风貌色彩等6个专项规划编制,强化城市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规划管控。坚持产城融合、一体发展,以经济优势、交通优势、生态优势,带动人流、物流、资金流全面集聚,不断提升城市竞争力。注重城乡融合,坚持以城带乡、以乡带村,加快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社会事业向农村普及、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着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理念,打造功能完善新源。坚持把人民至上理念贯穿城市建设全过程,持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补足城市发展短板,加快棚户区改造步伐,打通肖尔布拉克街东段、巩乃斯路南段等断头路,铺设柏油路2万平方米,维修人行道1.2万平方米,铺设路缘石2万米,打造高标准市政道路示范区;在香格里拉、草原明珠等8个小区新建换热站8个,新增天然气入户800户;改造输水管网11.5千米,修建水渠5千米,更换井盖700套;加快推进城东变电站建设,架设县城内10千伏线路4条,稳步实现让暖气热起来、燃气通起来、水电畅起来目标。

突出生态发展主线,打造宜居宜业新源。遵循“生态自然、还绿于民”的理念,坚持以绿兴城、以文润城、以彩靓城,构建“城市+文旅”发展模式,全方位打造则新路城市景观大道。持续完善县城公园绿地、游园广场等公共设施,通过开展绿地扩容,新增城市绿化5.5万平方米。高效利用城市零碎空间,实施星月湾公园、城南公园、县车站“口袋游园”等一批游园建设项目,打造不同类型的绿地公园,建设多元化城市公园,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洁净优美的生活环境。

实施管理提效工程,打造文明有序新源。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以“零容忍”的态度加大占道经营查处力度,常态化开展城市规范停车教育整治行动,做到还路于民。持续开展城市美化、亮化行动,不断扮靓城市景观、优化人居环境。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管理和户外广告设置,整治私搭乱建,全面提升城市品位,实现管理服务与人居环境同步提升。继续推进国有物业公司入驻小区,提高物业服务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七)坚定不移严监管、强治理,高定力把牢生态文明新坐标。树牢绿色发展理念,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全面落实自治区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让“天蓝水清土净”成为新源高质量发展最好底色。

狠抓污染防治筑红线。坚持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全面开展新一轮蓝天、碧水、净土污染防治工程,推进“散乱污”企业整治、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加强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工业企业提标治理和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全面降低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夯实生态环境软实力。持续开展“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污染防治,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扩大城区噪声达标区建设。持续巩固农药、化肥双减成效,不断提高农作物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覆盖率,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强化草原生态治理建设,实施人工种草1.8万亩,治理白喉乌头、豚草等毒害草8.5万亩。持续加强林长巡林巡查,持续加强林草资源保护修复,持续加强林草资源灾害防控,推进全县林长制由“全面建立”到“全面见效”。打造人居环境样板地。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年提升行动,巩固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果。2022年,全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6.8%,PM2.5等6项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种羊场、阿热勒托别大桥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Ⅱ类及以上标准。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基地。

(八)坚定不移强法治、优环境,高层次开辟服务发展新平台。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头等大事,对标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要求,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坚持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已授权必须为,深化“放管服”改革,深化优化营商环境专项治理,推进减税降费,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便利流通。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并联式审批、阳光下作业、规范化管理”运行模式,全年公共服务事项可网办率90%以上、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咨询、投诉及时答复率95%、信息发布率100%。完善政务服务窗口评价体系,建设企业服务中心,优化调整窗口设置,实现企业开办“一窗受理、并联办理”,将企业开办时间压减到1个工作日以内。新增“一件事、一次办”主题事项25个,真正为办事群众提供便利。深入推进办税、公积金支取、违章处理等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让异地事项实现从“能办”到“办好”。

强化重点领域改革。围绕创新活力、创新能力、成果转化效率三个重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培育、规范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创新服务体系,加大科普惠民力度。围绕“便民利企”核心目标,对标先进,加强工作协同,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优化,全力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落户新源。深化国有企业三年改革行动,完成33项清单任务,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对国有企业集团实施重组整合,壮大资产规模,提高整体效益。稳步推广5G技术应用,结合大数据、物联网、工程互联网等技术,有序推进“智慧新源”建设。

打造顺畅便捷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交通运输体系,加快推进一批涉及我县的交通项目尽快落地,力促G218线那拉提—巴仑台一级公路新源段、伊阿铁路、那拉提机场改扩建工程和航油站项目年内开工建设,持续完善新源现代化、立体式交通网络格局,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主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总体布局,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互促进,推动制度型开放,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不断加快对外开放载体建设步伐,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发挥新源东联西出、沟通南北的区位优势,以航空、铁路、高速互联互通为基础,以伊犁河谷东部重要商贸物流集散地建设为突破口,辐射带动优势产业链,强化对内对外链接能力,打造丝绸之路重要驿站。

(九)坚定不移扬文化、重传承,高质量打造文化润疆新阵地。深入推进文化润疆工程,激发中华文化创新活力,凝聚中华文化价值共识,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人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的良好局面。

持续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深入开展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宣传宣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活动,推进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网络、进头脑,以国学精粹浸润人心。大力实施“基层文化带头人”选拔培育计划,组织文化骨干及志愿者下乡培训,引领崇德向善的社会风尚,提升广大群众精神涵养、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繁荣。加快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与保护,大力提升各族群众传承意识。加强城市对农村文化建设的反哺与帮扶,健全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中国特色、新疆特点为主线,年内完成村(社)图书室标准化建设20个,打造民宿书屋2个、文化大院示范点10个、“书香新源·城市书房”试点1座,使其成为弘扬中国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全面夯实公共文化阵地。精心实施文化润疆项目。加快文化润疆工程规划编制进程,推动中华文化元素和标志性符号进公共文化机构、进基层文化阵地、进旅游景区景点。实施文艺精品战略,着力打造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精品,加强与援疆省市为重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色及民族风貌的文艺作品。

(十)坚定不移细排查、强整治,高标准筑牢安全生产新屏障。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牢固树立红线意识和底线思维,不断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守牢守稳安全生产基本盘。

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强化应急值班值守制度,充实救援物资储备,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堵塞安全生产漏洞。深入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紧盯非煤矿山、工贸、危化、烟花爆竹等重点行业领域,常态化开展高强度、全覆盖的大检查大排查行动,持续深挖风险隐患,补齐补牢补实短板弱项。强化监督执法力度。坚持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建立信任监管和失信惩戒相结合的双向机制、执法和普法相结合的并重机制,严厉打击安全非法违法行为;大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压紧压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彻底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向好。

(十一)坚定不移办实事、惠民生,高指数构建安居乐业新福地。坚持民生优先发展理念,从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着手,以提高民生质量为宗旨,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幸福感。

扎实推进就业创业。深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突出抓好城乡富余劳动力、高等院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困难群体就业,确保零就业家庭保持“动态清零”。加大就业岗位开发力度,办实办好职业技能教育,年内完成培训1.28万人以上,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次以上,应届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8%以上,全力保障群众就业需求。

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深入实施全民健康工程,开展城乡居民免费健康体检,以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为契机,全面提升医疗卫生健康服务水平。稳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5%以上,激活医保电子凭证21万人以上,定点医药机构实现刷“码”即时结算。提高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年内完成那拉提敬老院项目建设。健全完善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及老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切实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织牢织密民生保障网。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和推广普通话教育,巩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果。启用中汇小区配套幼儿园, 实施曙光小学教学楼基础设施扩建工程,助推教育资源优化升级。立足“双减”政策,实施“提质强校”工程,完善“5+2”托管服务,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6%以上。全面推进集团化办学改革,打造高质量新源教育品牌。办好职业技术学校教育,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特色发展,提升职业教育服务水平。

接续深化对口援疆。深入贯彻落实第八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民生援疆为根本,以产业援疆为重点,持续引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人才援疆为保障,深入实施人才集聚、素质提升、民生就业、医教惠民和强基固本“五大工程”,持续变“输血”为“造血”。坚持以凝聚人心为目的,深度挖掘两地文化,组织扬新两地结对子、认亲戚、交朋友,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进一步完善兵地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巩固发展军民关系,构建兵地优势互补、合作共融的现代产业体系。

2022年我们承诺做好十件惠民实事:

一是投入13.7亿元,实施棚户区改造905户,新改建安居富民房104户,建成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满足群众新的住房需求。二是投入1.5亿元,完成供热管网改造8.7千米,更换城区输水管网设施11.5千米;新增天然气入户800户,新改建高压线路121千米、变压器31台;新增停车位600个,全面提升群众生活品质。三是免费为1.28万名群众提供培训,助力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600人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6.3万人次以上,拓展群众就业渠道。四是争取3.01亿元,全面完成水系连通及水美乡村试点县项目,增强河道生态功能,提高沿河景观质量。五是投入1.1亿元,实施恰普河滨河景观带工程,打造生态文旅新地标、居民休闲好去处。六是投入6000万元,完成肖尔布拉克镇、塔勒德镇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实施托海村、阿尔善村、喀拉苏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打造美丽宜居环境。七是争取1.8亿元,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道路建设工程,补齐农村基础短板。八是投入5000万元,实施新源县人民医院发热定点留观病区及配套附属设施建设项目,筑牢疫情防控首道屏障。九是争取资金7000万元,改造校园基础设施建设,持续优化教学硬实力。十是投入2亿元,实施全域旅游项目,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提升,全面释放旅游活力。

(十二)坚定不移重法治、强自身,高起点展现政府建设新气象。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和县委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持续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依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监督,高质量做好提案议案办理。统筹推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定不移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大政务信息公开力度,主动回应社会关切,深化“八五”普法,依法依规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持续推进实干政府建设。坚持勇于担当抓落实,做到遇事不怕、急事不拖、难事不推,以“钉钉子”精神,全力推动政府系统各项工作往实处落、向高处攀,坚决把群众的事办快、办好、办成。坚持率先垂范、善作善成,做到用眼看事、用脑想事、用心做事,冲在一线、干在一线、成在一线,以抓铁有痕的劲头,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

持续推进服务政府建设。以县委“强作风、优环境”建设年为主线,恪守为民之责、力行为民之举,始终带着情感、带着责任干事,弘扬真抓实干、马上就办作风,持续排查解决群众、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强化提升政府机关服务意识,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办好县长热线、群众来信和网友留言,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切实提升群众满意指数。

持续推进廉洁政府建设。坚决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不折不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做到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拧紧政商交往“安全阀”,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政府过“紧日子”、群众过“好日子”,深化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持续拓展审计监督广度和深度,确保把更多财政资金投入到科技创新、企业帮扶、民生改善中。

各位代表,百舸争流奋楫者先,中流击水勇进者胜。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源的发展与时而阔,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自治区、自治州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同心同德谋发展、铆足干劲再出发,为高位开启“草原明珠·醉美新源”崭新篇章创造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业绩,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名词解释

1.“专精特新”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特征的工业中小企业。

2.“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市场占有率高、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质量效益优的领先企业。

3.五个认同: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4.“5、10、双100”: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达到5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均达到100亿元。

5.四方责任:属地责任、部门责任、单位责任、个人责任。

6.四早: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7.三难一不畅:上公厕难、停车难、加油难,通信信号不畅。

8.口袋公园:口袋公园也称袖珍公园,指规模很小的城市开放空间,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为当地居民服务。

9.双减: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

10.两馆一湖:体育馆、游泳馆、天鹅湖。

11.双河(湖)长制:党政主要负责人均担任河(湖)长。

12.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守住管好天下粮仓,科学合理利用耕地资源,走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单产的内涵式发展道路。

13.四乱:乱占、乱采、乱堆、乱建。

14.四个不摘: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15.八个不变: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不变、各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机构不变、五级书记一起抓不变、“双组长”责任制不变、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委监督责任不变、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地县乡班子稳定不变、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帮扶机制不变、各级帮扶力量和帮扶关系不变。

16.“两核、两廊、三片区、多节点”旅游空间发展布局:两核指那拉提镇、中心城区;两廊指横向河谷旅游廊道、纵向独库旅游廊道;三片区指酒文化、城郊休闲、草原旅游;多节点指那拉提景区、野果林生态旅游区、那拉提国际滑雪场、肖尔布拉克酒文化小镇、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旅游节点。

17.“那拉提引领、两道串联、多点支撑”全域旅游发展空间布局:两道串联指578国道、218国道;多点支撑指以那拉提景区、野果林生态旅游区、那拉提国际滑雪场、肖尔布拉克酒文化小镇、那拉提国家湿地公园等多个旅游节点为支撑。

18.“散乱污”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未办理工信、发改、土地、规划、环保、工商、质监、安监、电力等相关审批手续,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

19.两高:高耗能、高污染。

20.“千吨万人”饮用水水源地:日供水1000吨或服务人口10000人以上的水源。

21.“5+2”托管服务:学校每周5天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

22.四个意识: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

23.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24.两个维护: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25.两个确立: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附件下载:
相关链接: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