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新源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坚持以文化惠民为中心、面向大众,坚持激活力、增动力,推进文化创新,凝聚共识。现将2020年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2020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强文化宣传、繁荣文化事业
大力开展以年节为主题的主题文化活动。在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期间,新源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以“迎新春”、民族团结一家亲为主题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认真筹备草原文化旅游节、冰雪文化旅游节。在2020年新源县春节联欢晚会期间,精心选排节目,为各族干部群众带去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开展进部队慰问演出1场,唱响了军民鱼水情深的主旋律。文化馆在春节前夕,开展了送福字、送春联活动,共送出850幅春联、500对福字。营造了喜庆、祥和的春节氛围。文化馆假期免费开放少儿培训班,少儿舞蹈班、成人舞蹈班、声乐班,冬布拉班、书法班、美术班、古筝班4期160余人。县文化馆组建10余支民间志愿者服务队,深入村队广泛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在活跃基层文化爱好者的同时,提升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素养。加强文艺创作,创新文化发展。用文艺作品传递温暖和正能量。创作《温暖的安慰》、《最美逆行者》《每个人都是战士》、《欢乐防疫歌》、《病毒和医生对唱》5首战疫歌曲,文艺工作者以弹唱的方式宣传小知识。在新源零距离、抖音等平台发布健身小视频、舞蹈教学,依托“五一”小长假、“中国旅游日”、“国际博物馆日”草原文化旅游节等节日,联动线上线下平台累计开展赛马、登高骑行赛、风筝竞赛、书画展、文化旅游宣传等文化惠民活动。结合“中秋”、“国庆”双节,在做好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利用线上线下资源在9月-10月广泛开展“金秋十月祝福祖国”系列文体活动。相继开展了线上瑜伽、街舞、答题、K歌比赛、书画摄影展等内容丰富的文体活动。歌舞团文艺工作者结合“扬州人游伊犁”新源旅游推介会赴扬州开展文艺演出8场,进一步加强了扬州-新源两地的文化交流。精心打磨《鲜花盛开》、《春天的脚步》等文艺精品节目,原创纯音乐《思念》。2020年,开展文化惠民演出49场次,惠及群众8256人。
(二)把握文化资源,推进文明实践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构建了“一所两站”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架构体系。志愿服务形式不断创新,相继开展点“亮”夜市经济志愿服务活动、图书馆业务工作指导、好书推荐、赠送图书、送文艺下乡等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服务队伍不断优化。充分调动歌舞团、文化馆、图书馆业余体校业务骨干、文化体育爱好者的力量,新源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积极打造文化志愿服务平台和健身体育平台,现有文化、体育志愿者253人。
(三)凝聚工作合力,全力推进创建
已完成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自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开展以来,各县直单位、乡镇通力配合,凝聚创建工作合力,营造浓厚的创建宣传氛围。以群众需求为导向着力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逐渐增强。
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农家书屋”、“三馆一站”免费开放等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县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全面完成,11个乡镇均已挂牌。县图书馆年均接待各类读者6万余人(次),借阅各类书刊5.4万册(次);截止2020年,图书馆馆藏图书累计18万余册,馆内可用的数字资源达6TB。为助力国家第四批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按照自治区相关文件要求,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成功举办了第一期“图书馆总分馆建设试点培训班”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大学习、大培训。来自11个乡镇的93名文化干事参加了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县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干部素质,提高了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
(四)倡导“全民阅读”,打造书香新源
全民阅读氛围日益浓厚。为在全县倡导“全民阅读”新风尚,打造书香新源。县图书馆致力于满足读者多元化的阅读需求。一是在全县的酒店、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型场所、设立图书漂流点10个。自图“图书漂流点”设立以来,共接待读者6000余人,漂流图书4000余册。以“送图书进民宿”方式,致力打造不同主题的民宿图书室。二是使图书资源在数字化平台中得到充分、有效的共享,依托新源图书馆公众号,每月开展2期好书推荐活动,涵盖内容广泛。利用手机扫码方式向读者提供电子书,广大读者通过电子阅读感受到了电子阅读带来的乐趣。新源县图书馆联合中国知网开展了冬日诵读经典相伴线上经典诵读活动。三是全年在那拉提2个试点“民宿”旅游场所设置阅读一角阅读场所,持续一年接待流动读者360人,图书流通380册次。2020年,县图书馆全年流动服务人次达5万人,书籍流通达5.6万册。四是通过举办迎新春“品书香,赏年俗”年俗文化展、迎新春“读者座谈会”、“书香助力战‘疫’阅读通达未来”4·23世界读书日线上系列活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深入校园、包联村队、民宿累计捐赠图书2000册。同时,加强对农家书屋的服务和管理工作,做好图书、报刊各类资料的分类编目、流通管理及书籍推荐等工作。新源县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结合文化旅游宣传工作给全县各大宾馆酒店前台、房间内摆放《跟我走吧,去那拉提》书籍550本,营造了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五是秉承“传播科学知识弘扬先进文化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这一宗旨,积极开展图书馆业务培训及指导,共计30场次,培养、培训达600余人次。
(五)联动线上线下,开展全民健身
一是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以满足广大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为出发点,加快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积极探索“体育+互联网”、“体育+旅游”新模式。结合线上线下广泛开展高山速降滑雪、第九套广播体操、家庭线上运动会、云健身“运动汇”、半程马拉松、公益徒步大赛、职工篮球赛、足球赛、等9项体育赛事活动,结合“金秋十月祝福祖国”系列活动方案,开展了那拉提盘龙谷半程马拉松;那拉提“千人万步为爱行走”大型公益徒步大赛;新源县全民健身迎国庆“工会杯”职工男子篮球、足球比赛;“九九重阳节、久久敬老月”老年门球交流赛等体育赛事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全县各族干部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2020年11月,荣获伊犁州首届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组委会颁发的2020“民族团结一家亲·体彩杯”伊犁州首届网络全民健身运动会全民健身模范县(市)奖。二是场地普查深入开展。今年对8乡镇32个村社进行了体育场地、器材等进行了普查。共补录65场地器材等;另对县城区内四个游园健身路径全面普查,对受损健身器材已上报主管单位拟定维护方案。三是传承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加强优秀民族体育、民间体育、民俗体育的保护、推广和创新,推进传统体育项目文化的挖掘和整理。体育文化优秀项目推介3个。推介那拉提景区为精品体育旅游景区,那拉提景区盘龙古道为精品体育旅游路线。
(六)持续加大力度,做好保护传承
一是继续做好考古、抢救性挖掘工作。新发现3处岩画,其中2处在野果林改良场,1处在阿热勒托别镇喀拉盖勒苏村。二是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配合自治区文物局完成BSKL水库项目29座古墓葬抢救性发掘工作。做好日常野外巡查点的文物保护工作,完善现有可移动文物资料,积极维护修复,健全文物档案。2020年,完成出土文物的定级工作,其中,国家二级文物5件,国家三级文物32件。目前,全县珍贵馆藏文物74件,其中,国家1级1件,国家2级文物14件,3级文物59件,一般文物300余件。三是完成了2019年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核文本上报工作,持续做好纪念馆的提升布展工作。已公示公布县级第三批非遗项目名录2项,第三批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2人,成功申报州级第五批非遗项目2项及第四批代表性传承人1人,已在州政府网公示。积极做好国家级、自治区级、自治州级、县级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和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四是通过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以“致力于平等的博物馆:多元和包容”的主题,开展了宣传教育活动。在县电影院和人民广场设置了宣传咨询台及展板,现场免费发放了博物馆宣传册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博物馆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单500余册。
(七)加强执法检查、净化文化市场
一是加强文化和旅游市场管理,以扫黑除恶为契机,在文化和旅游市场大力宣传扫黑除恶、“扫黄打非”、”禁止黄赌毒工作”和“文化旅游市场安全生产”等法律法规知识,对我县文化旅游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和对学校周边营造良好的环境。二是扎实开展旅游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持续开展景区景点控督查。三是开展“微笑新疆”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县、乡、村三级联动,形成合力,共同推进“微笑新疆”工作,对涉旅企业(4家景区、485家民宿、农(牧)家乐、宾馆酒店)开展“微笑新疆”提升服务质量培训360场次,覆盖人员4500余人,让广大经营业主共同参与到“微笑新疆”宣传工作中来;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全体队员作为“微笑新疆”宣传员,分工协作,张贴旅游宣传海报700张,“微笑新疆”标牌标识1650处。
(八)做好宣传维护,加强安全播出
一是积极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严格执行《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电视行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等一系列制度及安全应急预案,加强值班安排,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确保节目安全播出与传输。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访惠聚”工作、扶贫攻坚工作知识宣传等重点工作宣传。二是周六、周日《新源新闻》中开设的《民生广角》、《新源故事》专栏,通过民生新闻、工作纪实,人物故事全面展现我县各项事业取得的新成就、新发展、新变化。重点办好《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专栏。截至1—11月,广播电视台播发新闻报道1310余篇。在伊犁州广播电视台播出新闻1077余条,新疆广播电视台播出100余条,学习强国平台发稿60篇。依托央视新闻移动网,入住央视融媒体矩阵号,发表视频717条,点击率达100多万,实现了用更高平台宣传新源。加强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大喇叭”管理建机制,抓落实,做好维护管理工作。抓好全县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大喇叭”建设和维护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村通长效机制。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搞好服务,成立专业维修队伍,确保“村村通、户户通、大喇叭”时时通、长期通。截至目前村村通、户户通直播卫星接收机故障维护727台次,其中E04故障开通台253次,位置信息改变52台次,模块异常故障22台次,调试信号221台次,更换高频头156只,更换卫星接收天线23面,更换-5同轴电缆3000余米。“大喇叭”维修107个站点,其中更换喇叭428只,维修、更换扩音机35台,维修、更换定时器42个,更换电缆5350米。三是持续做好卫星专项整治工作,均无发现出售、使用、接收的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和非法广播电视信号。
二、存在问题
2020年,我局虽然在文化工作开展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没有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平台的作用,未能够将志愿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致使开展的文化志愿活动相对较少。二是文化引领作用未充分发挥,对少数民族文化的挖掘力度不够,传统文化价值未有效利用。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2021年工作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自治区、自治州党委工作会议、精神,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深入贯彻落实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推动我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事业再上新台阶。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加快文化多元化发展,坚持“均等化供给、品牌化培育、制度化设计、集成化创新”的理念,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推进服务转型,真抓实干,主动作为,深化认识,盘活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做好迎接国家第七次图书馆评估定级的准备工作。完善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建设、并推进村级图书服务点的规范化运营,积极与扬州对接,争取完成24小时书屋的建设。持续推进文化馆免费开放工作,免费提供普及性的文化艺术辅导培训、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公益性展览展示、培训基层队伍和业余文艺骨干、举办新源县文化专干(业余文化骨干)培训班及文艺创作培训班。积极开展少儿艺术培训工作、指导群众文艺作品创作等基本文化服务项目。加强对乡镇文化站工作指导,开展下基层辅导培训工作。
(二)继续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引领,充分依托文化志愿服务、健身体育两大平台,选派业务能手进驻社区和村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水平,持续深入开展内容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
(三)不断提升干部素养,加大文艺创作力度,创新方式方法,凝聚力量源泉,借助线上线下平台,民族团结一家亲联谊活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以“源于人民、属于人民、寓教于人民”为创作源泉,结合脱贫攻坚典型励志好故事、“访惠聚”感人故事、“民族团结一家亲”典型等编排成文艺节目,切实让老百姓感受到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潜移默化将宣传党的政策深入人心。2021年,计划完成88场公益性演出,计划创编舞蹈10个,原创歌曲2首,乐队原创曲目3首,以最美新源人为主题创作舞剧1部。
(四)继续坚持文物工作“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方针,多措并举,加大文物保护工作力度,积极开展文物保护、管理、普查、征集、研究和宣传等各项工作,使《文物保护法》得到切实有效贯彻执行,文物保护事业得到健康有序的发展。讲好新源故事,完成新源经典文物图录的编撰工作,计划开展文物图片巡展3次。
(五)促进全民健身向纵深发展,提升全民健身参与度。弘扬群众身边的体育健身文化,推进全民健身成为人民群众身边不可或缺、不容忽视的一部分。积极开展冬季长跑、摔跤、滑雪比赛、雪地足球、篮球、足球、老年门球、乒乓球、徒步、骑行、马拉松等体育赛事活动。
(六)营造健康有序的文化市场环境。一是整治校园周边书店、报刊零售店、打字复印店,严查违规传播销售盗版出版物行为。二是加强出版物市场监管。重点监控和查处印刷单位违规承印出版物特别是承印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的行为,严厉打击参与经营非法出版活动和销售违禁、非法出版物的行为。三是完善文化旅游营业场所监管机制。进一步完善网络管理防控技术手段,严格落实上网实名登记制度,加大巡查力度,对超时营业和锁闭门窗接纳未成年人上网的违规网吧进行依法严惩,并确定为巡查的重点。四是针对旅游市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旅行社管理条例》法律法规规定严打黑旅行社、黑导游、不定期组织相关部门联合行动,严防违法行为现象发生。
(七)深入细致做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卫星专项整治工作。全面推进我县“村村通、户户通、大喇叭”建设提升改造工作持续对全县“村村通、户户通、大喇叭”提供更加优质的维护维修服务,提升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开展自查自纠,清理虚假违法医疗、药品广告,重点查处一些虚假违法的关公电视医疗、药品广告,对屡次制作、发布虚假违法广告或发布广告造成不良好社会影响的媒体,依法停止或取消其广告经营、发布资格。加强内容、平台、渠道与市场的对接,继续探索“广电+产业+互联网”的思路,以“广播+”加速媒体融合,积极探索“广播+政务”“广播+旅游”“广播+税务”、“广播+民生”等持续发展模式,进一步规划好、引导好全县有线电视网络和无线电视覆盖工作,让公共服务的阳光惠及全县人民。
新源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
2020年1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