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
根据工作要求,现述法如下:
一、履职基本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强化政治引领
一是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作为一项长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推进法治学习常态化,组织集中学习48次。二是认真抓好学习研讨。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主题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中央、自治区、自治州关于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的部署要求等作了专题研讨交流。
(二)认真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
全面落实党组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始终将法治机关建设工作列为重要议事日程,切实履行依法治国重要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的职责,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对法治建设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点环节亲自协调、重要任务亲自督办,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维护稳定,把各项信访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
(三)严格依法依规决策,落实法律顾问制度
一是严格依法依规决策。坚持民主决策,“三重一大”集体研究、民主决策,做到决议、决定规范合法。二是严格执行末位表态制度,重大事项充分征求意见,集体决策过程中坚持末位表态,避免“一把手”先定调子、会议讨论不充分、集体决策走过场等问题。三是深入推进法律顾问参与信访事项办理,2024年聘请法律顾问1人,各级法律工作者参与协调疑难复杂信访事项13件,审核信访处理意见41件。
(四)夯实法治宣传基础,提升普法质效
在《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两周年之际,按照自治区、自治州的部署和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一系列学习宣传活动,为深入贯彻落实《信访工作条例》,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结合“宪法宣传周”“法治宣传月”等主题活动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两周年集中宣传活动,向群众发放《信访工作条例》及信访工作法治化宣传资料,面对面向群众提供咨询服务,积极引导群众依法逐级走访、依法理性信访。活动中累计发放宣传资料2万多份,扇子5000把,制作横幅10余条。为群众提供咨询服务100多人次。同时将《信访工作条例》纳入党校培训班课程,加强县乡村干部教育培训。乡镇村社区、县直部门开展《信访工作条例》学习200余场次。
(五)深入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依法解决群众诉求
紧紧围绕信访工作法治化“路线图”“导引图”,聚焦“五个法治化”,进一步健全工作机制,有效推动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严格按照《信访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规范信访工作流程。严把信访事项的受理、交办、转送、答复等各个环节的工作标准和时限要求,确保化解信访事项依法依规进行。2024年信访依法分类处理信访事项61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持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从信访工作预防法治化、受理法治化、办理法治化、监督追责法治化、维护秩序法治化五个方面创新制度机制,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一是加强法治信访多样化宣传。通过文章、图片、视频等形式宣讲、解读法治信访知识;线下接访大厅利用宣传折页、电子显示屏等载体,积极向来访群众普法,将普法教育融入信访工作全过程,组织进社区、企业、学校、小区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抓好全民普法教育和法治信访宣传工作,提升群众法治意识。二是加强信访事项规范化办理。一方面落实好诉访分离,对涉诉信访中“诉”与“访”的概念进行厘清,引导来访群众选择正确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一方面加强对责任单位的指导培训,推进责任单位在受理阶段正确区分信访途径和法定途径,坚持贯彻落实自治区、自治州信访部门“精准分类”办件要求,严格规范进入信访途径办理的事项类型。三是深入推进信访部门法治机关建设。组织开展党员干部定期学法制度,持续提升信访工作人员法治素养,依法依规解决信访诉求,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四是加大法律顾问等第三方专业工作力量参与信访事项调解的频次和力度,运用综治中心法律约访服务的作用,为来访群众提供更加专业化的法律服务,引导群众依法依规表达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