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新源承压奋进、克难前行的一年。在自治州党委、政府和县委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政协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疆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和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认真贯彻自治区党委十届十次、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发展和安全、开放和安全,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较好实现了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024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3.57亿元、增长5%左右;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4亿元、下降12.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9.43亿元、增长14.9%;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72.97亿元、下降5.87%;招商引资到位资金147.01亿元、增长22.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3.9亿元、增长6%;进出口总额3.01亿元、增长36.6%;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38205元、21828元,分别增长5.6%、9%。
聚力促集群强链条,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坚持把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摆在突出位置,聚焦“132”六大产业体系建设目标,“向内挖潜”与“向外招引”双向发力,积极应对主导产业下行压力,坚决稳住工业经济基本盘。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深入实施,新立探矿权、探转采5个,出让勘查区块面积24平方公里,苏洛铁矿、金鼎铁矿、和统哈拉盖铁矿增储扩能,卡特巴阿苏金(铜)矿采选工程加快推进,式可布台铁矿地下采矿工程开工建设,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提质增效。产业联盟机制持续赋能钢铁产业发展,“两钢”质效变革扎实推动,伊钢余热余能综合利用和首钢重组整合稳步推进,“专而优”的驰兴环保、绿峰科技项目加快建设,“小而精”的佐伦金属丝网、首晟钢结构、火星太空舱等延链项目建成投产,首平顺德钢铁深加工集仓储物流基地投入使用,伊钢两类高强螺纹钢产品填补全疆空白,钢铁全产业链模式更趋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构建,冷水鱼亲鱼养殖厂项目基本建成,孕马标准化饲养基地一期、稻蟹养殖基地、新源泉冷水鱼种质基地、农业产业园一期、二期和全疆首个蓝莓规模化种植基地建成投产,11个农产品被认定为国家级绿色食品。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金额2108万元,10个技改升级项目梯次推进,仕邦光能固态电池原材料研究获自治区科技创新奖,丰泰光电柔性玻璃、健坤航空设备等项目燃动新源“智”造,明寰新能源、首建环保科技等2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完成备案,创江养蜂场、济康蜂业等6家企业成功申报自治区创新型中小企业,渣宝环保、伊品酪蛋白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和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中汇热力、花岛蜂业等9家企业获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1家。扶持培育靶向实施,苏丰亚麻、恒邦商砼等9家工业企业升规入统、达到34家。资源配置不断优化,新型建材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改造和中水回用等4个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实施,首钢西497.8亩土地完成征收,1611亩用地成片开发方案成功获批,园区承载能力显著提升。
聚力夯基础赋新能,乡村振兴全面推进。粮食安全重任扛稳扛牢,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78.84万亩,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99.4%,粮食总产量68.06万吨。农业发展基础持续夯实,新建高标准农田22.96万亩,创建高产示范田11.73万亩,三大灌区完成现代化改造,坎苏镇北山新增粮食产能(改善灌溉)水利骨干工程建成投用,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增至0.587、跃升全州前列。粮食作物面积、总产、最高单产实现“三增长”,水稻、冬小麦、玉米最高单产分别达654.5、762、1439公斤,创新源历史新高;甜菜千亩方单产8911.96公斤,刷新全国最高纪录。畜禽养殖规模持续扩大,牲畜存栏162.69万头(只),出栏138.87万头(只);家禽存栏90.09万只(羽),出栏187.2万只(羽);肉蛋奶产量分别达6.9、0.32、11.51万吨。林果业提质增效,新建林果基地示范园300亩、绿色有机果园784.5亩,巩固提升林果示范园16个,林果面积、产量分别达4.84万亩、2.05万吨。在全疆率先开展的草原确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年度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走深走实,总投资1.4亿元的29个乡村振兴项目建成投用,新增村集体收入超百万村6个、达到34个;74个行政村农户建档评级实现全覆盖,3个行政村“整村授信”先行先试,农村信用体系更趋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有力有效,1704万元到户产业项目精准实施,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受益率达91.17%,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那拉提盘龙谷道入围“四好农村路”助力乡村振兴典型案例。
聚力深化改革增效能,发展动能显效成势。“三农”改革蹄疾步稳,以别斯托别乡为试点的工商企业等社会资本经营土地模式成效初显,农村土地流转更加规范高效。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超5亿元,自主财力明显增加。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扎实开展,国资国企监管效能大幅提升,现代公司治理体系持续完善,鑫通集团实现AA资信评级,授信额度新增近3亿元,11家企业纳入压减范畴,国企战略定位更加清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持续深化,政银企融资服务平台高效运行,发放各类贷款120.87亿元,金融资源更多投向实体经济和创新领域。宣传文化领域改革走深走实,歌舞团企业化、合同化管理模式全面实行,艺术创新活力、市场开拓能力显著增强。园区体制机制改革纵深推进,21项经济管理权限赋能放权高效完成,园区服务效能提档升级。
聚力扩内需促消费,市场活力持续迸发。“两新”政策落实落细,争取设备更新、以旧换新补贴2980万元,组织消费促进活动11场次,发放消费券245万元,带动消费1.1亿元。购物消费环境提标提质,紫金广场、核桃里、天鹅湖等消费地标焕新升级,城北智慧农贸市场基本建成,便利化、标准化、智慧化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新源县成功入选自治区第三批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高质量承办全州首届“苏韵伊情·电商助农”电商创业大赛暨农产品销售渠道对接会,全年网络零售额达7960万元、增长8%,新源县荣获自治区级直播电商示范基地。强化企业扶持培育,领尚美商贸、言汐阁餐饮等10家批零住餐企业进限入统;对外开放合作深化拓展,积极组织14家企业参加各类展会对接国内外市场,5家企业完成海关备案,伊品酪蛋白填补县域进口业务空白;那拉提旅投、中汇鑫源等一批营利性服务业企业集聚发展,实现营收3亿元、增长36.9%。“1+5”常驻那拉提镇工作机制成效显著,民宿发展规划完成编制,评星定级经营商户1000余家,诚信经营品牌示范效应充分释放;旅游文化内涵持续丰富,首届那拉提“杏花节”全国摄影展、新疆那拉提·紫金音乐节、伊犁州全民健身高山滑雪比赛等文体旅商活动交相辉映;欣驿自驾车营地入选全国4C级自驾车旅居车营地,天鹅湖成功创建国家3A级景区,新源县获评第三批国家级滑雪旅游度假地。全年接待游客2012.81万人次、旅游花费140.98亿元,分别增长17.66%、34.25%。
聚力促融合提品质,城乡发展均衡协调。城区市政道路提升工程顺利竣工,首条城市公交线路开通运营,群众出行更加安全畅通;天然气入户1226户、户内燃气设施免费更新10895户,居民用气更加安全便捷;新建公共停车位316个,建改5G基站60个,打造全功能小区1个,改造老旧小区20个,新建保障性租赁住房702套,建改放牧点房屋和地震重点危险区农村住房946户,全民健身中心、滨河公园建成投用,一批口袋公园、街头公园陆续开放,住有所居迈向住有宜居;“三中心一大队一科室”行政执法新模式探索实施,道路交通隐患、房屋违规违建等专项整治扎实开展,城市治理效能全面提升。新改建自来水厂4座,维修安装供水主管道334处,更换老旧供水支网1069米,中西部乡镇城乡供水一体化、坎苏沟供水和东部一乡四镇入户管网改造工程建成投用,城乡日供水能力提升至19.4万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9.89%,群众饮水更加安全放心;为125户偏远散牧民免费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那拉提特色小镇110千伏输变电工程顺利投运,乡村用电更加充沛稳定;新建农村公路116公里、生命安全防护工程146.8公里,农村路网更加安全畅通;“三清三改两提升”村庄清洁行动稳步推进,1245座户厕完成建改,4个村(社区)粪污一体化项目和2个村污水管网项目建成投用,和美乡村幸福底色更加靓丽。
聚力优环境强招引,项目建设质效齐升。自治州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落实落细,“一次申报、并联审核、多证联办”审批流程创新实施,项目落地提速提质,冷水鱼亲鱼养殖厂种质基地项目从立项到开工建设仅用时11天,“极速”服务获企业点赞;减税降费政策扎实落地,降低企业税费负担超1亿元,企业发展活力持续迸发;在线审批平台高效运用,助力美盛矿业争取信贷6亿元、伊钢引入社会资本1.43亿元;防范化解拖欠企业账款长效机制不断健全,清理拖欠民营企业账款2.47亿元;“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化,行政权力事项清单制度全面实行,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有序推进,企业群众办事更加便捷高效,新登记市场经营主体2758户、达到2.54万户,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打造。招商引资“1+5”工作机制见行见效,累计实施招商引资项目99个,总投资257.54亿元,到位资金147.01亿元、增长22.59%,驰兴环保、鼎峰木业等14个重点工业项目落地新源。项目建设提质增效,实施500万元以上项目168个,总投资215.37亿元,年内完成投资72.97亿元。城北智慧农贸市场、明寰充电桩生产等134个新、续建项目加快实施,天山里、那拉提阿尔善综合服务区等47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和美盛黄金、哈茵赛村旅游度假提升改造等6个1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顺利推进。总投资110.81亿元的12个州直重点项目推进有力有序,完成全年投资任务的108.5%。
聚力强治理筑屏障,生态底蕴更加厚重。中央、自治区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扎实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成效显著,修复治理矿山861.56亩,封山育林1万亩,人工造林0.5万亩,塔勒德沟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建成投用,有效治理水土流失21.64平方公里。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完成清洁取暖4000户,优良天数比例达99.4%。河湖“清四乱”、入河(湖)排污口排查整治行动扎实开展,地下水、“千吨万人”饮用水、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到或优于国家Ⅲ类标准,总投资7.62亿元的东部集中供水工程、则克台镇铁木里克山洪沟治理等18个项目成效显现,节水蓄水调水增水能力持续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全面精准,农田地膜回收率和畜禽粪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分别达88%、91.83%、96%。
聚力办实事暖民心,民生福祉不断增进。财政支出84.87%用于民生领域、达36.7亿元,10件民生实事如期兑现。就业形势持续稳定,职业技能培训2.4万人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4057人,新增创业1393人,创业带动就业3507人,转移就业9.86万人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教育综合实力连年提升,投入资金2.1亿元,三小综合楼项目全面启动,37所幼儿园、36家中小学食堂完成提升改造,文昌中学、旭日中学、一中宿舍楼、五中综合楼、职业技术学校塑胶操场等项目建成投用,新增学位4900个、床位1296个;全县本科上线率达86.61%,中考700分以上人数达121人,高考、中考成绩分别位列全州第二、第三,教育质量稳居全州第一方阵。社保体系更加健全,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均达95%以上,职工医保门诊共济政策惠及19.37万人次;发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6843万元,惠及群众2万余人,困难群众养老保险参保率、政策享受率均达100%;“一老一小”服务持续优化,新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3个、打造老年助餐点78家、改造提升敬老院3家,完成适老化改造98户,新增、改造婴幼儿托位540个。卫生健康大幅提质,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建设走深走实,县急诊急救、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医防融合及妇女儿童保健“四大中心”完成组建,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通过国家认证,2个典型案例成功入选全国医共体建设优秀创新成果展,国家基层卫生健康综合试验区管理能力提升培训班圆满承办,新源县获评自治区健康县;投入资金0.56亿元,县人民医院医护技能培训中心、智慧医疗一体化平台建成投用,新源县荣获“行走的医院”全国创新示范基地和突出贡献单位。
聚力强法治严作风,政府效能显著提升。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依法行政、依法履职能力不断提升,“第一议题”和法律顾问常态化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制度严格落实,备案审查行政规范性文件3件、清理废止1件。“八五”普法深入推进,更新打造法治文化阵地72个,法治氛围更加浓厚;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持证率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均达100%。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1件、政协委员提案114件,办复率均达100%;快速响应、高效办结“互联网+督查”、政务服务热线、县长信箱等平台留言诉求8894件。基层减负走深走实,精简类文件、会议分别下降48.26%、4.49%。政府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严格落实,党纪学习教育、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扎实开展,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成果深化运用,审计监督质效不断提升,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全面加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更加浓厚。